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早期中国电影在叙事结构以及电影语言上都体现出二元对比的美学特征.往往在二元对比的叙事框架中展开故事情节,表达鲜明的主题思想.通过特定的两极对立和矛盾冲突将叙事结构二元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城市/乡村的对立".  相似文献   
12.
一、地理图像资源特点的分析随着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图像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的景观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和地形剖面图,更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电子地图、视频录像及教具模型,充分地展现了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根据笔者对教学的认识和体会,总结了地理图像的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教学规范与教学创新间的关系,介绍以幼儿园歌唱教学进行教学规范和创新的实践成果,歌唱教学规范包括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过程规范。提出优化情景、设计有趣游戏情节、渗透其他领域教学、巧用录音机等创新性实践措施.从而使幼儿固歌唱教学更生动有效,更能促进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青青 《地理教育》2011,(7):122-123
地理图像包括书面教材中所插入的视觉化呈现以及随信息技术发展而日益丰富的地理影像资料。地图和图表直观且信息量大,通常呈现事物的空间特点及其随空间和时间的动态变化;景观图形象地展示地理事物的典型外貌特征;漫画以幽默的手法渗透人口、资源、环境的思想;原理图、剖面图简洁地表现事物的演变规律和过程;地理影像资料动态地演绎静态和抽...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教育信息化的专有性特征,对老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深入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科学的信息教育培训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共同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面对碳排放这一外部性问题,国家需要通过经济政策对市场失灵加以调控以推动节能减排。笔者通过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从低碳政策取向方面提出了目前发展低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青青  郭芯汝 《传媒》2015,(9):52-54
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向公众开放,高速电子信息时代来临,网络中各种信息涌现,资讯纷繁.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互联网已经成为“第四媒体”.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地门户网站兴起,并走向资讯多元化道路,而单一网站并不能承载多元的、综合性的信息,于是专业化的频道分类成为各门户网站的“宠儿”.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的专业化频道增多,分类更加明晰,教育频道便在这一场信息革命中诞生.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权威沃尔夫冈.费肯杰所著的两卷本《经济法》囊括世界经济法、欧洲经济法和德国经济法三大部分内容,各自的一般部分主要是构造自治的自由经济,相应的各自特殊部分由或多或少的对症施治的管理干预构成,是自经济法学诞生以来德国在20世纪最有名的宏篇巨著的代表之一。其在确立的经济宪法框架内,审视经济法的理念价值、经济法体统化、收益最大化等内涵,在总体调控和个别调控的基础上力求经济公民的经济正义得以实现,经济秩序以健全运行,是研习经济法的宏篇巨著,借鉴价值和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19.
"游观"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观照自然的态度,也是对世界时空一体的动态的美学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态度影响生成了中国电影多移动摄影的美学特征,以及独特的空间美学。在早期中国电影创作中,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当今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作为信息时代人才的一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1]。在我国当今教育领域中,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内,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信息技术将在课程结构、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提供新的视角和支撑,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