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引言一年一度的班委改选工作开始了,两位班主任有意进行民主竞选。他们跟我商量,是否可以搞个竞选演讲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有这种好事送上门,岂能放过。于是,我们三人便通力协作,利用这项常规工作收一箭双  相似文献   
72.
2002年7月6日的《中学生学习报》(高一高二版,总第1019期)发表了陈昌安老师《通感质疑》一文,文章写道:“我认为:通感应归于比喻,是比喻的一种,或者说是比喻的一种手段。……只有在运用比喻的时候,通感才可以产生。比喻第一,通感第二,通感是比喻的一种。”无独有隅,2002年第6期《语文新圃》(第319期)上余海英先生《通感、移就、比拟的界限》一文认为: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句。”  相似文献   
73.
安公选同志在《“动词谓语句”例句一疑》(《中学语文》92年第7期)中认为中学课本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分析为“主——动十补”不妥当,理由是主语“教室”不可能发出‘打扫’的动作。这种看法貌似有理,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关涉到重要的语法理论,不可不辩。第一,初语三册课本明确地将动词谓语句分成“由单个动词充当谓语”和“由动词短语充当谓语。”两种情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是作为后一种情况的例子提出来的。因此,严格地说,其中的谓语不是单个动词“打扫”,而是整个动词短语“打扫得干干净净”。安文实在是误解了教材,而这一误解的实质是用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的目光来看“层次分析法”的。前一种  相似文献   
74.
古人论文推崇“凤头、猪肚、豹尾”,明人谢榛论诗有“结句当如撞钟”之说,清代戏曲理论大师李渔则认为: “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豹尾”、“撞钟”、“终篇……媚语”云云,表述不一,但都强调写文章应精心构思结尾,以取得“临去秋波那一转”的艺术效果。因此写好作文,结尾的设计尤为重要,孔雀之美主要在其色彩斑斓的尾屏。  相似文献   
75.
敬畏自然,这一主题的文章不知已有多少人写过。但我们读过的此类文章,大多字面上铺张扬厉,慷慨激昂;而且大多是从“反面”选材,或血淋淋地展览物种灭绝的惨状,或列举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行径,或痛陈人类受到自然报复的灾难……总之,情绪总有点激动,言辞总有些激愤。  相似文献   
76.
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奈保尔,虽因得主对媒体披露自己出格的私生活而让瑞典文学院略显尴尬,却没有产生惊呼“黑马”出厩的轰动效应,因为奈保尔本就是获奖  相似文献   
77.
语文新课程标准(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以下简称“新课标”)是我国较长一段时期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其生成背景既有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探因,也有对“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批判和反思,更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由争议走向统一的大趋势。新课标适应时代需要,试图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课标的出台,必然会带来语文教学的话语转型和操作转轨,形成新的话语磁场和行为模式。照福柯的看法,行为惯性也  相似文献   
78.
《语文报》高中版总第154期第7版发表了孔繁杰先生《“幽你一默”应当休矣》一文,该文对“幽你一默”的说法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是:“幽默”一词是由英语通过音译的手段翻译过来的,在英语中作名词时作humour,作形容词时作hu-mourous。因此“幽默”的“幽”和“默”均不  相似文献   
79.
《吴荪甫的失败》(高中语文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吴荪甫蹶然跃起大声说。”课本注:“犤蹶然犦急剧的样子。”此注有两点值得提出来讨论。首先,应有的注音疏漏了。“蹶”字未注明读音,人们很容易想当然地读作“一蹶不振”的“蹶jué”。即使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只能看到另一个读音“juě”,专用于“尥蹶子”(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其实此处的“蹶”应读作“guì”(参见《辞源》、《辞海》),教材当注而未注。今后重印时应补上。其次,释义欠准确,过于宽泛。《辞海》“蹶”(二)guì”的第二义项为…  相似文献   
80.
《岳阳楼记》(初中语文第五册)“居庙堂之高”一句课本注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就指朝廷。”各家注本的注释亦同;《辞源》、《辞海》“庙堂”条除本义外,也只收“朝廷”一义。按一般逻辑和语言规则,“庙堂”指朝廷,“居庙堂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