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资源型农村具有基础条件较好、村民思想活跃、创新精神较强、当地政府财力相对雄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空间较大等优势,理应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合理分流,推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奖扶农业生产,改善耕作条件,普及先进农技,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率先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2.
周建设 《科教文汇》2013,(21):173-173,175
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江西省高等本科院校为研究样本,研究高校校园暴力的诱因,得出结论: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诱因可分为累积性诱因和突发性诱因两类,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与家境好坏无必然联系,一般男生高于女生、文科学生高于理工科学生。高校应针对累积性诱因和突发性诱因各自的特点分别制定防控措施,有效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中国哲学要建立能够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共同话语,需要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基本一致的观察视角。先秦时期名辨之学世人极为关注。然而,后世冠之以名学、辨学所研究的内容,究竟能够与西方哲学的哪些门类构成共同对话通路,却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多将其归为逻辑学,西方学者则以为如此归类较为牵强。本文基于先秦典籍分析,依据语言哲学的判定原则,认为先秦名辨之学,部分可以归于逻辑学内容,部分则蕴涵着语言哲学内容,并概要指出,先秦名学之中诸如指称论、语源论、类型论、解释论以及语用论等内容是语言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2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积极打造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逐渐流行起来的教学概念,通过打造智慧课堂,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学生不再觉得化学是抽象难懂的学科,而是带着好奇的眼光去寻找科学的真相。这些转变都得益于智慧课堂模式,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思维能力以及化学成绩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于此,智慧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将在阐述智慧课堂的特殊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5.
本文探讨先秦论辩的历史成因和发展概况。笔者认为,尽管有语言交流就有论辩形式的存在,但是先秦时代的论辩已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艺术问题,而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现象。统治集团内部议政的需要、诸侯国之间的利益争夺,是否合于礼制的辩护是先秦论辩得以兴起并走向辉煌的主要原因。先秦论辩之发展,既有由统治集团内部向社会的扩展,又有由单一的议政职能向外交职能,礼辩职能以及生活调侃职能的转化。同时,论辩过程本身还大大促进了人才的涌现和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26.
本文重点探讨了亚里士多德的符号与指称理论以及词项的语义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27.
在Fuzzy测度理论中,M.Sugeno定义了Fuzzy测度并提出了“几乎处处收敛”的概念.文[2~4,6,7]研究了Fuzzy测度的重要性质,本文相应地给出并证明了Fuzzy测度关于依测度收敛的几个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28.
教学改革是一件令人关注的大事。教改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多地培养高质量人才,以增强我国在新的技术革命中的社会内在发展力和国际竞争力。近几年,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和努力探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从战略上考察,我国教学系统的宏观性质并没有突破性改变,这与我们教改思想上一定程度的狭隘性和保守性不无关系。本文试图立足于现代科学方法论,运用对称性破缺原理,谈谈对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旨在抛砖引玉。一对称性破缺是协同学广泛使用的描述系统演化的一个重要概念。通俗地说,“对称性”就是系统内部诸要素(或子系统)结构、功能分布的均匀性、无序性。一般说来,系统运动达到一定程度时,总会导致系统走向某种对称,以维  相似文献   
29.
文 [1]证明了无穷级数中的Dirichlet和Abel判别法的必要性 ,提出了这种必要性在函数项级数、广义积分中同样成立 .本文证明了Dirichlet、Abel判别法在函数项级数、广义积分中充要条件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30.
从学科的角度探讨了学好大学数学对培养合格中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