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5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家园如梦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相似文献   
22.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和支柱。选材时除了注意材料的典型、真实外,还要力求新颖。新鲜别致的材料,才能表现生动活泼的内容,才能吸引人,感动人,说服人。一篇文章中,如果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尽是些读者熟知的老材料、老例子,味同嚼蜡,是很难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话题作文文体要求和写法上的放开,引爆了众多考生的智慧火花,一朵朵在表现形式上避俗求奇的创新之花绽放于考场,带给人们一个个惊喜,也为2005年备考提供了借鉴。请看:(一)辩论陈词式这种形式适合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等思辩性较强的试题。比如2003年高考,浙江一考生写了篇《“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获得满分。作者开篇就以正反双方亮观点的形式,扣住了话题。主体部分是正方一辩3分钟的开篇陈词。在  相似文献   
24.
论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论据,主要指人们熟悉的普遍道理或理论权威的经典论述,以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谚语等。另一类是事实论据,即具体的、可靠的事实,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因而是证明论点的极具说服力的材料。所谓事实胜于雄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5.
物理学中有“磁”的概念,说的是具有强烈磁性的磁体能形成磁场,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由此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如果语文教师的“教”能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凝聚力、感染力.那么教学效率将大大提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建立起“兴趣场”,产生、强化“磁力”呢?我以为须展现“美”、追求“活”,以“美”“活”为两极发挥磁感应,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力”。  相似文献   
26.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历代不少诗词歌赋,特别是咏史诗词,真实、形象地展现历史事件,概括历史现象的本质,总结历史兴亡的规律。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我注意利用咏史诗词优化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利用诗词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起着诱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乃至激发情感的作用。好的开头如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使他们迅速进入课本胜境。讲《三国鼎立》一课,我引用《三国演义》开头的《临江仙》一词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提  相似文献   
27.
走进缤纷的书简,捡拾先行者前行的脚步;打开飘零的册页,采撷历史真挚的泪滴。是谁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是谁悲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切的悲喜交错,似乎都在诉说:请用旁观的眼神!  相似文献   
28.
[原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9.
一、忘忧草(2004年上海市春季高考) 有人想研制一种新药,借古代的"忘忧草"采命名。希望服用后,能解除忧郁、忘掉烦恼,增加勇气和自信心,甚至使人变得富有创造力……请以"忘忧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30.
人生就像是一幅风景画,它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由我们自己精心勾勒的,我们要善于发掘生命中的美,懂得赏识生命中的美,才能将这幅人生风景画描绘得绚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