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4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于工具理性主义的幼儿园教师发展观,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师发展观重在对教师成长的假设与分析。现象学的立足点是朝向生活世界,主张幼儿园教师是大地的人;现象学强调每个个体的经验脉络,认为幼儿园教师是历史的人;现象学重视个体的意识,提出如果不采用现象悬置的本质直观,教师就无以提升教育意识,并主张幼儿园教师是自然的人。  相似文献   
52.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我设计了“秋天的发现”、“秋天的描述”、“秋天的对话”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学会在描述、赞美秋天的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在观察、探究自然的活动中保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53.
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人类学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人类学的个体成长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教育人类学的"震撼"隐喻,喻指个体成长中的震撼经历。对教师而言,"境遇性"就是重要的震撼经历。教育人类学的"沉醉"隐喻,指的是人在活动中的投入状态。对教师而言,"沉醉"意味着教师的非理性投入精神。教育人类学的"民族"隐喻,指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深受文化的影响。为此,要突出教师发展的"文化性"。教育人类学"自由"隐喻认为个体发展是自主的。因此,它突出教师发展的内在超越性。  相似文献   
54.
通过与国外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生物技术的高校教育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来探索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新模式。该模式将产学研合作作为教学基础,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效的实践教学机制。这种方式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提升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部分生产难题,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双丰收目的。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中国篮坛和足坛前掌门人李元伟与阎世铎的传记(《李元伟篮坛风云路》和《忠诚无悔:我与中国足球》)从上任与卸任、与媒体打交道、外教及执教环境以及危机处理4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民间传言+私露口风+正式委任”的任命机制,存在太多主观因素,从长远看不利于篮球、足球发展;2)“管办不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篮、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3)篮、足球管理仍以“人治”为主,缺乏“法制”根基。我国足球、篮球运动发展的不同轨迹表明,在改革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推进改革,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6.
任性是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幼儿的任性,将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因为任性的幼儿很难与同伴友好合作、分享、协商、他们往往随心所欲,很难作出利他(如关心、谦让、助人、同情等)的行为。幼儿任性还会影响成人、同伴对他们的评价,并由此影响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任性的孩子通常借助在地上打滚、不停地哭闹、乱扔东西等行为来表现他们的  相似文献   
57.
姜勇 《中学教学参考》2008,(12):163-164
非谓语动词是高二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学生学习中的拦路虎。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来看,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是语法项目命题的重中之重。本文拟对其难点作一简要例析,希望对同仁教学及高考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8.
呼唤有“思”的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中“思”的缺席表现为:教育中存在着技术之思的泛滥与解放之思的缺席,“我—它”之思的充斥与“我—你”之思的缺席,对在场之思的关注与超越在场之思的缺席。我们不满足于本真的思在教育中的缺席现状而呼唤有思的教育。教育中“思”的到场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离不开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自始至终所保持的惊异状态。  相似文献   
59.
在有关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广为认可的说法:“婴儿出生时是弱小的,尚不完善成熟的,但与动物不同的是他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与潜能。”然而“可能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能性是否就意味着在儿童期儿童任何方面的能力都可以获得,儿童可  相似文献   
60.
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基于对传统教师教育、科学取向培训方式的批评,叙事研究逐渐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方法。叙事是教师运用各种叙述材料,以教师的故事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师故事与教师研究的综合体。它不仅是教师探究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动力。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刻地认识其专业经验的重要性。也使得教师协同反思成为可能。而现代网络Blog技术则为教师叙事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