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公众在信息接受方面存在"信息疲劳"现象,"定州事件"受关注度调查的相关结果足以证明.如此"敏感"的信息在当今已经变得并不敏感,可见"信息疲劳"有可以利用的一面.通过详细剖析"定州事件",本文指出媒体的及时报道不仅有利于加快问题解决、维护部分公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能够维护信息透明、保障全体公众的知情权.最后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放宽传播控制能够促使社会管理趋向"善治".  相似文献   
32.
随着政治文明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正逐渐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事关大众利益政策的制定中,相关部门开始改变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决策模式,出现了通过施放“决策气球”来测试民意的趋势。《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刍议》一文,着重阐述了新闻媒体如何运用“平衡”报道策略,积极负责地采集各方舆论,为政府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对外报道,就是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客观真实地向世界各国介绍我国的对外政策和建设成就,让世界了解中国,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中国的对外报道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与主观上的原因,它的发展也走了一些弯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此给予了一定重视。在周总理的倡导下,1950年先后创办了《人民中国》英文版、《人民中  相似文献   
34.
商业主义与美国媒介品味孙旭培美国传播技术之先进,新闻传播业之发达,是世界公认的。但由于其新闻传播业是以赚取高额利润为宗旨,其媒介品味却并不令世人佩服,相反,其品味低下之问题似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去年我在美国访问半年,总算较全面地领略了美国报刊与电视的...  相似文献   
35.
从石野独特而又坎坷的新闻经历来看,他不仅仅是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更是中国舆论监督的“特种兵”前几年,我曾读过被称为“中国揭黑记者第一人”的王克勤的事迹,颇为感动;近日,我读到原《南方都市报》政法记者石野的两本书,更觉激动人心!我们搞市场经济,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国家面貌欣欣向荣,日新月异。但无可讳言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容易滋生腐败。而我们与腐败斗争的体制性的办法向来缺失,因此传媒监督更显得重要。可是众所周知,当今舆论监督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36.
37.
六月二十四日北京—深圳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主持召开的’1993中文传播研究暨教育研讨会将在本月末举行。这是海内外华人传播学者的一次盛会。我和大陆另外十几名学者应邀参加。上午在新闻所接待韩国汉城大学传播学教授康贤斗以后,即奔首都机场。同行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的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新闻史学家方汉奇,还有人大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教授和中国新闻学院沈如钢教授。飞抵深圳后,又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刘海贵副教授,以及武汉大学的李进才、吴高福、樊凡三位会合。  相似文献   
38.
向前推进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研究兼招标启事孙旭培本刊去年第一期向读者报告了由台湾徐佳土教授。大陆郑学檬教授和笔者共同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的研究”的情况,同时刊登了作为第一本概论性著作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的框架。发表后,颇得海峡两岸同仁的...  相似文献   
39.
从这一期起,本刊新开设了一个专栏——“外访杂记”,专门发表国内新闻界,包括各级各类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研究等新闻机构和新闻领导机关的人员,出国出境考察访问的见闻和感受。主要内容为国外境外新闻界的情况和经验、中外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新闻工作者和他国新闻工作者的友谊,以及域外风情民俗。我们开办这个专栏的目的,在于丰富刊物的内容,增加刊物的可读性,扩大读者的视野。我们热诚欢迎国内新闻界的出访者为本刊赐稿,把你们出访期间目睹耳闻的鲜活事实和真情实感写出来(每篇以2500字以内为宜)。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和样刊。  相似文献   
40.
在突发事件报道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理念:一种是负面信息封锁理念,可以“非典”危机前期的传媒表现为证;另一种是负面信息疏导理念,可以禽流感的报道作说明。不同的理念导致不同的实践一实践证明,传媒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能够避免社会恐慌、化害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