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产生了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引起人们对许多伦理问题的关注。我们应当处理好同质与异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边缘对霸权的消解过程中建设我们的特色,发挥我们的优势,使全球化与中国传统的碰撞成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并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2.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反思的意义重大:教学反思是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语文教学改革,冷静反思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孙芳 《高教研究》2004,20(3):56-59
“大学语文”是高校针对非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高校开始开设“大学语文”,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04.
孙芳存 《甘肃教育》2005,(1):105-105
新课程摆脱了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日益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进入课堂,为目前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活力,但是.不难看到.新课程在课堂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5.
尼·雅·丹尼列夫斯基(Н.Я.Данилевский)是俄国19世纪下半叶的文化思想家,他提出的"文化历史类型"理论为比较文明论的形成和文明的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并奠定了基础,在俄国内部和欧洲学术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誉为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先驱.他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和提倡文化多样性的思想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为21世纪历史学和文化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6.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反思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教学反思是语文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是语文新课改中涉及到的三个基本问题,只有紧紧围绕这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7.
孙芳 《考试周刊》2012,(70):125-125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实践能力.将学习与社会相联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来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真正把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8.
初中英语本身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就目前中国很多地区的教育水平而言,很多学生都是到初中才开始进行英语的学习,因此刚接触英语时的兴趣以及学习状态和心理对学生之后长久的英语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传统初中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的授课方法都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然后反复让学  相似文献   
109.
在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除了体现学科特点、强化实践特性等语文新课程的新理念,我们更要考虑如何体现语文新教材在呈现方式上的开放性、整合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如果我们想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就必须在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能力发展的特征及各学段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0.
孙芳 《青海教育》2009,(11):53-53
多媒体“班班通”工程从较严格的定义来说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较通俗地说,“班班通”则指在学校的每间教室配备计算机、接人互联网。“班班通”对于实现教育初步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文本、声音、视频和多种形式的信息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