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  相似文献   
12.
“卫星”系统的信息为什么能准确无误而又快速地传送呢?是因为“卫星”的位置是高于地球上的一切的。换个教学的角度,我们青年教师经验不足而热情似火,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站的角度不够高。那么如何做到能高瞻远瞩呢?青年教师应该给自己的教学也装上个卫星,时时站在高的角度,去吸收各种理论,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备好学生,那样在课堂上才能顺利地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而又怎样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呢?我认为,青年教师“教前功夫”必不可少,应该:博采众长,“汇”百家之识;研究学生,知学生之性;解读文本,“活”教材之用。一、博采众长,“汇…  相似文献   
13.
紧急抢救     
智慧森林的藤菇村住着兔妈妈一家,兔爸爸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兔妈妈和小兔亮亮。一天夜里,小兔亮亮正睡得香甜,突然听见妈妈的大叫。它醒来  相似文献   
14.
张巧英 《教师》2012,(30):29-29
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诸多领域已初见成效。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新课程理念真正实现的关键,也是当今教育适应世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巧英 《教师》2012,(12):48-48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和趋势,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使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和现实意义。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使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化的做法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数学教学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又要和数学主题紧密相连。本文就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数学意识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张巧英 《教师》2014,(8):60-60
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上一个很难攻克的难点,因为其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使得很多学生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而导致“跟不上”的现象产生。这样就会让学生觉得数学越来越难,越来越听不懂,从而令自信心严重受到打击,使得学习主动性缺失,形成一个“越不懂越不愿意学,越不愿意学越不懂”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了高中生数学成绩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设备也日夜更新,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的相结合,不仅可以优化科学教学过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八年级第四章科学教学的整合过程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阅读策略是学习者在阅读中为了充分理解文本进行猜测,确认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一种认知活动,是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研究旨在总结近些年来国内外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研究的成果与发现,并对研究进行分类。国外研究归纳为三类,对比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策略使用与个体差异的研究;国内研究分为元认知意识与阅读相关性研究及阅读策略的对比性研究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阅读策略研究的主要特点,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千人一面”的短语式操行评语正在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因人而异”的散文式操行评语。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已接受给学生写散文式评语.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几个学期散文式评语的尝试.我又体会到:开始写一两次这种评语,还觉得新鲜有趣.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20.
张巧英 《科学课》2009,(8):28-29
我们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经过多次研究和实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