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中国和印度古代在对待病人的态度上相似 ,对待残疾人却不同。中国古代保护和优待残疾人 ,任用他们从事脑力、文化工作 ,使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却歧视、排斥残疾人 ,使他们成为不祥的禁忌。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残疾观不同 ,中国古代视残疾为生理或身体的不幸 ,而印度则以因果报应的观念来理解残疾人 ,把他们的残疾视为前世或今生所犯罪恶和过失的结果 ,故残疾成为可耻的印记。  相似文献   
42.
从迁徙路线和民族称谓、习俗信仰等方面看,武陵地区的巴虫延、苗族、客家与粤东虫延、畲、瑶和客家有着多重的复杂联系。  相似文献   
43.
《七月》:周族的农业史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一首十分特别的诗,因而它有一系列的难解之谜.本文从土家族史诗《摆手歌·农业劳动歌》入手,获得一种理解《七月》的新的理论视角:农事诗是东方农业民族农业开创史诗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七月》当与《公刘》同一机杼,当是周人在豳地时以农业兴国的历史的记述,它应当是周人农业史诗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七月》的一系列难解之谜都容易理解了.  相似文献   
44.
元朝大文学家范梈的散文素无刊本,故散逸甚多。对《全元文》努力搜辑,仅得范梈散文八篇,但是它并不真"全"。本文补辑范梈佚文四篇,及佚文存目五篇,以补《全元文》之失。  相似文献   
45.
嘉应的诗歌记载了史籍所失载的太平天国时期嘉应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人民以天命思想解释战乱,对改朝换代在心理上已初步认同;对官府和官兵无情地批判和揭露,强烈的反清政府情绪宣泄出来,清王朝的政治思想资源已经消耗殆尽;士人们对太平天国理智上反对,思想上同情,下层人民与太平军关系密切,甚至携手作战,清王朝在思想上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  相似文献   
46.
在粤东诗歌中保存了太平军在嘉应州时的太平天国文化 ,主要有太平天国的服饰文化 ,后期的享乐文化 ,以婚姻伦理为代表的道德文化 ,军事文化和军营文艺等 ,它们是太平天国文化的诗性写照 ,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7.
中日文人笔话是近代东亚原始的国际交流状态下的产物。黄遵宪使日时期产生了不少的笔话,这些年来笔话不断有新的发现。笔话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产生了一批文化成果;笔话中闪现着间谍的身影,但黄遵宪经受了间谍事件的考验。笔话对于研究黄遵宪的思想、创作,对于研究19世纪末期中日文化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古伯虑在岭南大地上留下了历史足迹,这主要表现在伯虑与博罗、浮罗、勾漏以及“蒌语”等方面。古伯虑人遗迹遍及广东、广西和越南,它们是先秦广东伯虑古国和骆越民族的历史遗迹。博罗、伯虑等隐含着骆越起源于伯虑国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49.
本文下篇先论述民众的农事诗《七月》。《七月》描绘了周代农夫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以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展现了周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画卷。它与本文上篇所述的农业史诗和贵族的农事诗一起,使周代的叙事性农业文学盛况空前。周代田国政治文学和田园抒情文学均已初露端倪,尤其是农民对赋税和王事的抗议之声和田园理想国概念──乐土乐国观念的提出,对后世的农业文学有一定影响。周代之所以成为叙事性农业文学最鼎盛的时代,是由农业生产第一次成为社会物质生产的主题、农业诗歌的神话、宗教语境和原始文学团有的模仿性写实性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50.
18 59年 ,从天京出走的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大将石镇吉路过梅州时 ,统领 1 0万大军进攻嘉应州 ,他们采用强行攻城、地雷破城等方法攻下州城 ,杀死军民 4 0 0 0人。他们表现出军事上的强大 ,也表现出政治上的虚弱 ,他们已迷失了政治目标和行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