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PHC管桩沉桩力学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HC管桩沉桩力学机理的理论方法、试验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进行系统的综述。采用圆柱形孔扩张理论和Mindlin应力解,分析了开口管桩压入土体时产生的应力场,考虑土塞效应对应力场影响下的竖向压力、压桩力以及承载力,结合工程实例的计算及与实测结果的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2.
两种形式深水桩基施工平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上构筑物的大量出现导致了基础施工平台形式的不断发展。通过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基础施工平台的比较,揭示了两种平台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3.
受堆载超载影响下的桩基性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面大面积堆载超载常常使地基软弱土体产生侧向变形,从而挤压邻近桩基,因而对桩基上部的构筑物不利。将桩体等效成板桩,用梁单元模拟,以一现场试验为依据,章采用平面有限元分析了堆载超载影响下的相邻桩基性状。  相似文献   
34.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作者发现在非机类"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中存在着课程内容繁多,课程结构紧密度不够;学生不够重视这门课程;课程缺少实验环节;课程的课后讨论环节较少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期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如何制订科学、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制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等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了一条新建本科学校应用型人才改革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6.
文章指出:新能源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发展缓慢,如想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必须加速新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许多考生在学习不定积分时,总觉得不得要领,尤其是第一类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中的凑微分不好把握。其实,这部分内容规律性较强,掌握好这些规律,对学习不定积分很有帮助。一、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法)要善于分类1、凑系数例如积分:∫cos(2x)dx,被积函数的变量(2x)与积分变量x相差一个系数,凑系数使其一致:  ∫cos(2x)dx=12∫cos(2x)d(2x)  =12sin(2x)+C2、凑常数例如积分:∫(x+2)10dx,被积函数的变量(x+2)与积分变量x相差一个常数,凑常数使其一致:  …  相似文献   
38.
风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由于我国风力资源丰富,且风力发电机制造成本在逐年下降,风力发电前景广阔。本文主要介绍了风力发电原理、我国的风能资源、风电的发展过程、风电场的投资、风电机组的制造,以及风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9.
对直线回归的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利用直线回归方程建立地下管线数学模型进行了阐述,重点探讨了直线回归方程在地下管线现状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利用数学模型对已建的地下管线进行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40.
提出岩质边坡沿软弱结构面滑移-剪切的三维稳定分析方法。在分析模型中,下滑体沿滑动面下滑,在其他的面上则产生剪切破坏。在结构面上满足莫尔库伦破坏准则,把剪切面上的摩阻力向下滑方向投影,由下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求解出未知力,通过迭代可以求得稳定系数。同时推导了摩阻力倾向与倾角的计算式,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利用这个程序,研究了边坡长度、岩层与坡面夹角等因素对边坡稳定系数的影响,比较了三维分析与二维分析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