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常熟文人的诗文创作,在整个明朝代不乏人,到了晚明则更显光耀。明中叶的桑悦、徐恪及晚明的顾大章、瞿式耜都有好诗传世。顾大韶的小品文,瞿式耜的政论文、家书,瞿昌文的纪行文也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2.
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时萌教授,是我省自学成才的著名学者,经过刻苦坚韧的自学,从不满小学的水平成长为治近代文学的名家。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鲁迅研究会理事、江苏省  相似文献   
23.
高悬苍穹的一轮明月,无疑是大自然最美丽、最可爱、最撩人情怀的物象之一。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无不把它作为礼赞的对象,抒怀的媒体。在唐代,爱月最深、咏月最多的诗人,当推李白。据姬默先生统计,在李白的一千多首诗里,竟有四百多处提到了月亮。李白以月亮为主要描写、抒情对象的诗,有40首左右。这种情况虽不能说后无来者,但确实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24.
本文用充实的材料对唐代送别诗的建构方式和言情特征作探讨,将其分八种类型来作论述,力图揭示其具有千古艺术魅力的奥秘。  相似文献   
25.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巨人,是中国文化战线上的继鲁迅之后的又一面光辉旗帜.他于新诗创作,曾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并取得极其辉煌的成就.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为自由体诗开创了新的诗风,开辟了新的天地,是标志着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但郭沫若并未因倡扬新诗而摈斥旧诗,他对传统的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仍然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他称鲁迅之七律《无题》(惯于长夜)“大有唐人风韵,哀切动人,可称绝唱”,为此作了一首和诗《归国杂吟之二》(又当投笔),还谦虚地说:“我的和作是不成气候的,名实相符的效颦而已.”他的一些旧体诗,如《晚眺》、《游操山》、《南征中》、《题延光砖五首》(其四)等,或借景传情,或以景语作结,既形象鲜活,又含蓄不尽,富有审美张力,这正是继  相似文献   
26.
唐代的侠义小说是唐传奇的四大支柱之一。①唐代的侠义诗数量众多,精品也不少,其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足可以与侠义小说方驾联衡。然而人们对它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唐诗研究中的一个缺憾。本文拟对唐代的侠义诗作一个概貌式的勾勒和介绍,并  相似文献   
27.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的唐诗研究著述以《元白诗笺证稿》为代表。他在研究唐诗时所运用的诗史互证法、比较研究法、历史文化法及考核阐义法 ,不仅使他取得了许多卓异的成果 ,并且对现代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郭沫若幼年时爱读王维、李白诗而不甚喜欢杜诗。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生活面的扩大,他对忧思深广、风格凝厚的杜诗之喜爱日益加深,对杜甫的评价也非常之高。杜诗对他的新、旧体诗之创作都有影响。在其著作《李白与杜甫》里,他对杜甫贬抑过甚,那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造成的思想逆折。“文革”结束后,他又回到了肯定杜甫及其诗歌的正确立场。  相似文献   
29.
唐代常熟文学以诗歌为主体。邑人诗僧常达的五律组诗《破山山居八咏》饶具禅理禅趣。来常熟游览并留下诗篇的有常建、皎然等。常建题写于常熟破山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最杰出的名篇之一。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张旭与常熟也有一段因缘。  相似文献   
30.
李清照于唐诗沈潜很深。她的一些诗词在立意、意象、布局、句型、语汇诸方面都带有唐诗印痕。李白诗歌瑰伟奇丽的想象,纵横恣肆的笔势,杜甫诗歌跌宕起伏的结构安排,若断还连的抒情方式,在其作品里都能找到或显或隐的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