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求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只有培养出具有独立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接班人,才能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才能担负起21世纪富国强民之重任,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尤为重要;只有教师  相似文献   
52.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求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只有培养出具有独立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接班人,才能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才能担负起21世纪富国强民之重任。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变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一、教师从捧着文凭吃饭向终身学习转变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总量呈爆炸性增长。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  相似文献   
53.
张秀芹  刘桂凤 《现代教育》2003,(17):103-104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造型技能,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教育是一种基础美术教育,它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是素质型的,除了传授科学的绘画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智力,为今后学习各种知识奠定基础。近几年来,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54.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日益加剧。高等院校人才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流动已成为人事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本文就高校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配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满足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5.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必然是朝向三维目标的课堂,语文课堂的导入行为必然也将以三个雏度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6.
经对氨基苯磺酸与氯化镉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反应,合成了对氨基苯磺酸合镉配合物[Cd(C6H5O3NS)4(H2O)2]晶体.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热稳定性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经推测得到六配位八面体几何构型的单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57.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脱节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的内容依托式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具体实践探索了基于专业学科的高职公共英语依托式教学的三种新模式:主题模式、模仿模式和语言辅助模式,同时探讨了实践新的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大力推进人格教育。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语文教育是高中学习的主要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简要探讨了实施人格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59.
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法制化,既是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管理法规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要条件.文章从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立法的基础及现状分析出发,着重探讨了实现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法制化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60.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名画欣赏,就是通过让幼儿欣赏艺术大师的艺术作品,同艺术大师对话,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无意识等多种审美心理功能,把艺术家的情思意会,审美创造溶入幼儿自己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潜在的心灵沟通和内在的自我交流.面对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使幼儿能产生强烈的美感,并激起幼儿表现美的欲望,教师应做好欣赏活动前的准备,通过合理引导,音乐的恰当运用和多媒体的利用等形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幼儿体验欣赏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