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3篇
体育   3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德育专题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围绕着某一主题开展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有组织性的道德实践活动。这类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地开展,目的明确,主题突出,活动有序。学生在统一组织中共同参与,互相启迪,获得道德体验,并由此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近年来,“实效性”一直是众多德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那么,该怎样有效地开展德育专题活动呢?笔者认为,将“实践”与“体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以体验促实践,是颇为有效的。在实践中,我们尝试开展了“实践—体验”型德育专题活动,取得…  相似文献   
62.
三人同行     
在中学任教时,经常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 ——孩子进中学后,不知怎的,竟渐渐和我们疏远了。——孩子在家里变得不爱说话了,我们主动问起他在学校的情况,有时还嫌我们罗嗦。  相似文献   
63.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草翠花开、训斥、凝视、拆除”等词语;理解“洋溢”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文中描写景色的词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想象画面。3.通过朗读、品味、想象,感受童话的有趣,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做人不能太自私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在层层读悟中理解童话所揭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情趣1.交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都喜欢读童话,是吧?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  相似文献   
64.
教法一整体把握细节感悟课外延伸一、认真预习 ,搜集信息1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 ,了解与《三顾茅庐》有关的 ,但课文中没有的内容 ,如故事作者、故事背景 ,故事的前因、后果 ,文中人物的其他故事等。2 学生介绍 :本文作者罗贯中 ,内容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3 故事的背景了解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 ,刘表割荆州给刘备镇守 ,曹操有意攻打荆州 ,派曹仁设下乌龙八卦阵 ,刘备派关羽前去攻破 ,结果失败。回来后经徐庶指点 ,识破阵法缺陷。关羽带一百精兵前去 ,不伤一兵一卒 ,得胜归来。曹操闻得…  相似文献   
65.
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让我们对智潜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教师往往把这些“丑小鸭”作为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疏导的主要对象,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白天鹅”——天资聪颖,学习成绩突出的学优生,由于晕轮效应,平时教师只关注其学业成绩的好坏,往往片面地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亦然,从而忽视了对他们心理的关注。在笔者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这些“白天鹅”身上存在着不少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比一般学生更特殊、更复杂,亟待引起我们的关注。笔者通过教育实践中的观察及有关心理咨询个案,经过分析与综合,发现小学学优生心理…  相似文献   
6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不仅是理解意义、吸收信息的过程,而且是培养语言习惯、积累知识、运用语言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又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从文本中“走一个来回”,从而使阅读教学成为文章解码重建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
教学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学习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的道理。3.在学习中提出疑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8.
[个案特征]小林是我班上(五年级)的一位男生,胖乎乎的脸,胖乎乎的手,刚接班那阵子我觉得他特别可爱。可是,开学不到一个月,他就让我感到头疼了——课上,他坐不了5分钟就把头埋进课桌,手中还不停地拨弄着什么,老师提醒暗示,他就正襟危坐,过不了3分钟又恢复原样;做作业时,他一面在本子上快速地书写,一面不停地玩着橡皮,双脚也不闲着,晃来晃去;下课时,他东跑西窜,而且经常声嘶力竭地叫喊,还欺负同学,搞得班级鸡犬不宁。在教室里,他永远是胜利者,显得异常威风;可一到办公室,就像蔫了的小公鸡,嘴巴似粘着胶,说话含糊不清,还一个劲地给自己找理由,…  相似文献   
69.
一、背诵导入 ,激发情趣1.背诵古诗《江上渔者》。2.教师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写那些出没风波里 ,久经风浪锻炼的西沙渔人。 (板书课题 ,齐读。 )[《江上渔者》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之一。设计者独具慧眼 ,善于寻找诗与文的联结点 ,不失时机地把与本文相关的古诗引进课堂教学 ,同时也使本设计有个别具一格的开头。]二、初读课文 ,提炼主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把课文读准确 ,不添字 ,不漏字。读完后 ,用课本里或课外的词语 ,概括西沙渔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并把这个词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教师…  相似文献   
70.
1.“亡羊补牢”的故事发生后,牧羊人还是丢了羊。奇怪,羊圈不是补好了吗,狼是怎么进来的?2.原来,狼使用了高科技,乘上热气球进了羊圈。3.牧羊人在羊圈上安上电网,可狼使用金刚钻从羊圈的地下钻了出来,牧羊人向狼开枪,狼竟然穿了防弹衣……4.牧羊人决定“治标不如治本”,干脆把附近的狼窝全清剿了。从此,羊再没丢失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