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篇
教育   315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一、构建文化基础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在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省专业现代化试点课程体系建设情况的过程中,我们对文化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不断明确、改革意识不断深化。我们认为,要使专业现代化文化基础课有新意、有特色、使它们体现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四个“突破”的改革目标。首先,在教育思想上应实现三个转变:(1).人才观的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各层次数以亿计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他们都是人才。最…  相似文献   
102.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正在进行综合中学实验,有的省份已决定大规模举办综合中学,对综合中学的热情很高。有人甚至认为综合中学是解决目前我国中等教育许多问题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应慎重思考。一、综合中学产生的背景及特征综合中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扎根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其政治背景是教育民主化呼声的高涨,要求改变分轨制教育,代之以综合中学。可见综合中学主要是教育民主化的产物。这一目标决定了综合中学的办学模式:教育的综合化。因此,综合中学是一种打破教育分工,把普通教育与…  相似文献   
103.
中本贯通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许多省市推行了中职与本科贯通的人才培养项目,称之为"项目",是因为它不是一种稳定的学制,而只是特定政策支持下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其性质我们应当有这一清晰认识。获得这一项目的中职学校,招生情况自然大为改观,比如上海市,2014年中本贯通专业的招生分数线均在区重点以上。而本科院校对中本贯通项目同样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发现,当本科院校介入中职招生和人才培养后,来自中职的生源质量相比过去就会有很大提  相似文献   
104.
职业院校能教什么?这似乎是个不用讨论的问题。人们会很自然地回答: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职业能力。问题在于,鱼和熊掌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我们应当以何为重?是知识.还是技能与经验?近几年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取向.均指向后者.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技能训练.丰富其工作经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职业院校被要求增加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产学合作等.甚至明确要求实行半工半读。在这些名目繁多的概念下,职业院校很是被折腾了一番。那么.这是否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5.
大学生就业的确非常困难。以我所在的大学为例,在两个月前学校举办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竟然进门就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而最近关于郑州举办的一次招聘会的报道更是触目惊心,应聘的大学  相似文献   
106.
107.
传统的力量     
课程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其最大阻力来自教师,因为他们总是不愿意改变已有的工作习惯。而当我们深入课程改革实践,将会对这一问题有着另一层面的更深理解。与基础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教师普遍认识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并有着较为强烈的课程改革热情。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再是是否要抛弃传统,而是如何抛弃传统。在编写项目课程的教材时,我一般要求教师们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模式,先呈现一个工作任务,然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然而有一次我发现,尽管在经过了…  相似文献   
108.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旨在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计划,但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实现这一建设目标,是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普遍感到迷惘的。这是因为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要突破平台期,高职院校需要在思路上跳出"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思维局限,主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这里有三个关键性建设任务需要关注,即以应用技术学科建设为依托回答高职教育的知识论基础问题,以教学内容标准与教材开发为抓手深度推进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以细化企业教学实施环节为核心推动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109.
这是一个始终没有很好地从理论上解决的问题.自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研究者们便一直在探讨"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认识.讨论的中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职业教育的对外功能,即如何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2)职业教育的内在运作机制,即如何把市场机制纳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尽管这些研究都十分重要,提出的许多观点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规范性研究,它们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去做.无论是对职业教育实践而言,还是对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而言,我们更需要的可能是解释性研究,即建立能够解释已经发生的"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现象"的研究,以求达到对已有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0.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全面的、深刻的变革 ,其中与职业教育关系最密切的有两方面 :一是经济的全球化 ,一是新技术革命。这些变化必然导致世界的根本变革 ,从而对我们已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 ,世界各国纷纷对自己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在这一改革中 ,尽管各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 ,但其中许多基本问题是具有国际性的 ,并且世界各国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战略也基本相同 ,这就使得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共同趋势 ,那就是“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它们构成了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