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漫画是生活的缩影,是笑的艺术,这种笑的艺术涵盖了诸多美的形态.它既有绘画特征叉具有哲学和文学理念,是涉及绘画、哲学和文学的"边缘"艺术.教师应将漫画引入课堂,以其独特的震撼力吸引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想说的冲动,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替代实验,是指在已知实验的基础上,改变实验方法或实验材料,以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1实验方法的替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P.104上有一个探究实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其中的参考案例是要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这个实验目的,我们知道自变量是光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3.
秋风拾起了落叶,将它们蜕变成轻灵的蝴蝶,悠悠飞舞。秋天,本是凄凉的分手,却创造了美丽的相逢。怀着万分的好奇与美的憧憬,我踏入了美丽的校园,可是,没有熟悉的同学温馨的笑脸,没有熟悉的老师亲切的爱抚,我好失落。面对即将到来的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的生活,我好害怕。而一身格子连衣裙的老师进入我的视线后,心就此安定。  相似文献   
14.
EDTA螯合铜主要用于生产微量元素肥料。文章以碱式碳酸铜、EDTA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EDTA螯合铜产品。通过实验确定的EDTA螯合铜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催化剂硫酸加入量为硫酸:EDTA =0.03:1(摩尔比),碱式碳酸铜与EDTA物料配比为0.48:1(摩尔比),反应温度为80℃,中和pH值为3.25,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的EDTA螯合铜产品中Cu含量达15.5%,可满足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要求。由于在实验中未进行母液循环,使产品收率较低为55%,有待进一步进行母液循环实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176名免费师范大专生进行了动机调控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两项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免费师范大专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与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呈显著的正相关,表现目标唤起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无相l关性;任务价值提升、意志控制和兴趣提升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性最强;表现目标、任务价值、后果设想和自我奖励策略能有效影响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是深化和优化高校"三自"教育管理的特殊纽带,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助人成长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从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定位入手进行分析,初探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着重点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阐述了独立主编出版模式,比较完整地说明了该模式下的期刊创办过程,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要点。在介绍其对中国综合性学术期刊启示性的同时,也揭示了该模式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徐欢 《大观周刊》2011,(2):216-216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决定投资者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文章运用行为金融学从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角度分析资产价格的波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欢  陈一鸣  魏秀丽 《内江科技》2013,34(4):163+165
本文对北美页岩气储层岩石学分析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与常规储层相比,页岩储层更复杂,常规方法难以进行精细研究;北美研究机构多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结合电子显微镜观察对页岩矿物组分、含量及其中的泥质和脆性矿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岳洪江  徐欢 《现代情报》2016,36(7):51-57
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性人才和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的现实需要。本文试图以“用户观”的视角,基于高校学生期望-满意测评模型方法,通过学生用户对高校信息系统的使用期望效果与实际性能之间的关联分析,在微观层次上揭示高校校园的信息化效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用户在高校信息系统的硬件应用、软件应用、系统稳定、系统更新与再开发状况、系统维护状况、系统管理者、各系统之间的融合等方面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期望之间存在不同的差距。通过进一步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地意见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