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物学教学》刊载了反映当今中学生物教师现状的许多好文章,作为一个中学生物教师,有些文章我是流着泪看完的,深深地被作者的激情所感动,因为我和广大中学生物教师有着共同的命运。广大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辛酸苦辣,就是我的辛酸苦辣;他们所遇到的事情无不是我遇到的事情。《生物学教学》倍受中学生物教师的亲睐,它不但是教学工作的好参谋,同时也是反映中学生物教师心声的好杂志。同行们对当今生物教学现状,教师心境已写  相似文献   
92.
在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可能是较为特殊的之一,它被凝缩为一个常常与“崇高”、“伟大”、“无私”、“神圣”等修饰语联系在一起的词——“师德”,受到社会的推崇和赞美。然而,随着时代、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开始反思长期以来一直在“道德高位”行走的师德标准:作为职业道德的师德,其标准究竟应该坚持高标,还是应该划底线?这正是本期“争鸣”关注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3.
“当当当——”上课预备铃声响了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叽叽喳喳,小鸟般奔回教室。同往常一样,孩子们开始歌唱,整幢教学楼弥漫着欢快的童音,校园充满了温馨。我夹好书本和教案,拾着楼级,踏着歌声,快步向教室走去。拐过楼道口,一转身就是我的教学班了。还未跨入教室,我猛地感到今  相似文献   
9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而目前,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95.
一、教学节奏内涵的界定及其功用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有节奏的.节奏就是客观事物(包括人的生命、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运动的重要属性,是一种符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必然反映.一切都在节奏中发生、运动和发展,一切发生、运动和发展也都在节奏中得以实现.节奏是世界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96.
徐永生 《师道》2007,(8):92-93
随着现代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诉求,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基层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诸如在文化素养、学历层次、专业水平、职称等级、从业资格、终身学习等方面。针对教师各种要求的证书就多了。而且好像是教师证书拥有的越多,教师的综合素质越高。而且,当前这种情况似乎有越演愈烈之事。此种现象,足以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98.
徐永生 《湖南教育》2004,(24):14-15
今年九月,新课程改革终于走进了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小学。在经过一年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后,部分教师走上了新课改的讲台。目前,农村小学新课改的进程怎么样?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不仅经历了新课改的阵痛,也切实感受到了这场改革所带来的冲击。新课改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但要在农村小学广泛推广和实施,仍然任重道远。调查:农村小学新课改困难重重1.担当农村小学新课改重任的教学实践点分散,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实践点的分散,给新课改的资源分配、师资调配、信息交流与处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小学新课改都是从起始年级(…  相似文献   
99.
新课改新挑战新希望——对高中新课改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月,湖南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我校作为湘西民族贫困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在硬件、师资、生源等方面都有一定难度,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学校中已有部分青少年把危害身心健康的香烟做为自己行影不离的"朋友"。最初,这些青少年为何与香烟结缘的呢?是出于什么原因呢?众多的疑问恐怕只能让这些青少年去回答了。对此,我们展开了一次调查,其目的是对青少年吸烟心理进行剖析,最终帮助他们戒烟,更加认真地把精力入到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