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赤峰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突出特点是重积累、重阅读、重表达。整套试题分"经典诗文积累"、"阅读理解"、"写作"三大块,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经典诗文积累"考查范围是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背诵、默写的所有篇目,分值权重占20%左右;"阅读理解"一般选择4篇文章(或语段)作为阅读材料,分值权重占40%左右;"写作"题目为二选一,分值权重也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和方言是主体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全国范围内通行;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只在特定地区内通行。国家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规范社会公共交际中的语言使用,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是不矛盾的,但是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使用方言,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科学总结了党成立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4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确立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形成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毛泽东开创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已经完成,党在领导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成熟,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海妈妈     
红太阳,出海了,出海了,好像大海妈妈捧出一只水蜜桃。金月亮,出海了,出海了,好像大海妈妈举起一顶金草帽。小星星,出海了,O出海了,好像大海妈妈搂着一群小宝宝……O一o .............................……、左认乙么,大海妈妈@徐长林!南京~~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离不开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结构及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阅读了贵刊《走改革路、写规范字》一文,我想对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简称”规范一下。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简称”呢?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犯罪?如何划分罪和非罪的界限?怎样才构成犯罪?如何识别故意和过失? 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的产生,.人类社会出现阶级和国家的时候而出现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犯罪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是违反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的行为,是阶级社会的产物。犯罪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犯罪有不同的理解。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罪和在其他剥削阶级国家的犯罪有本质的区别。在我们国家里的犯什么是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第十条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从这一条明确的规定中,,都是犯罪;但是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犯罪必须具备商个条件,也就是两个特证:第一,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第二,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两个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缺一不可。第一,犯罪是对社会有危害性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斐波那契数列及递归数列的十一个性质,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上述数列项与项之间关系,特别是揭示了斐波那数列的项与一般递归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少不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引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后边两个环节的价值。好的问题明确具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提出,学生思维便会很快找准方位,进入运行状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明确具体”,恰如精密仪表上的指针,它们细如发丝,目的就是使“指向”更具体,更精确,减少看的误差。在课堂上,无论哪一个学科,老师提出的问题都必须考虑针对的具体性,尽量避免模棱两可,学生无所适从。当然,有意识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问题属于例外。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听过“…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弊端,从让“教师在作文的实践中深知作文的甘苦”,进而“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的目的出发提出的“教师下水”这个“确然”“切要的号召”,与今天素质教育对教师能力的要求相一致,也是全体语文教师经过努力都能够做得到的。 首先,语文教师具备“下水”作文的知识与能力。仅就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学历层次来看,具有中文专科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提高,他们在修业期间接受过较系统的写作知识教育和写作实践的训练,无论知识功底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支持“下水”作文应该说是游刃有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