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高教改革的深入,构建有利于各类成人高校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班集体已成为社会和现代高教发展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成人高校班集体应是以积极的精神需求为纽带、以正确的行为规范为要求、以促进成教学生个性发展现代化为核心的学生群体,是成教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舞台。  相似文献   
72.
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利益分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期内体育利益分化形成了地域性、阶层性、供需性、群体性、民族性等一系列的利益矛盾.根据现阶段我国体育利益分化特点及利益矛盾的性质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方针:近期目标以建立利益保障机制、利益补偿为重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缓解群体矛盾、地域矛盾,为和谐体育的发展创造必备的先决条件;中期目标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体育市场会逐渐成熟,政府体育职能应该从管体育向为体育市场提供各种服务转换,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实现体育利益相对公平;最终目标是建立体育利益制衡机制,通过利益制衡,实现体育利益真正公平.  相似文献   
73.
体育利益群体分化始于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利益分化,源于不同群体获取体育资源在多少和方式上的差异。新兴体育利益群体包括体育经营群体、体育社团、新体育管理群体等等,他们具有体育资源供给者和群体利益代言人的共性。体育利益群体分化产生的主要矛盾在两个维度展开,即: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社会力量之间的利益角逐、体育利益群体内部分化产生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7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针对安徽省与省外竞技体育信息服务资源、意识、渠道、方式和满意程度等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安徽省运动队体育文献数字化建设和体育专业数据库建立的比例低于外省,在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和文献资料供给上投入较低;安徽省教练员吸取体育科研成果和信息的意愿要强于外省,但仍以传统经验获取竞技体育信息为第一渠道;安徽省教练员采用简单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比例明显低于外省,对竞技体育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也低于外省.笔者对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安徽省竞技体育信息服务可持续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5.
结构紧张:体育利益均衡的一个内在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紧张是由于社会变迁和体制改革导致的一系列结构性调整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的社会状态。关系和分配是分析社会结构紧张的两个基本维度,体育利益关系失调和体育利益分配失衡是体育利益格局结构紧张的主要表现。体育利益格局结构紧张是体育利益失衡的结果之一,又是造成体育利益矛盾的根源,而体育利益分化加剧、体育制度重组滞后是造成体育利益格局结构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体育利益调整过程中体育总局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构建体育利益相对均衡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者。  相似文献   
76.
我国体育公共产品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供给的模式,其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体育需求尚有待检验。文章针对当前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中政府错位、市场越位、第三部门缺位的并存现象,分析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在提供体育公共产品上的优势与不足,以此提出,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优势整合概念,旨在实现体育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相似文献   
77.
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相互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确的体育理论可能有益于体育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体育理论必然有损于体育实践的发展。但正确的体育理论对实践作用也绝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对应的关系,而是多层次的。体育实践工作者对体育理论的掌握不应是技术性的、道德上的,而应是精神上的融合和价值上的统一。只有这样,实践主体才能自觉地对自己隐蔽在行为中的理念与价值进行挖掘与批判,在与理论对话的基础上形成视野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体育理论才能变成实践者自觉的行动。要提升体育教学的理论品质,提高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就有必要对体育教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指导实践的功能及制约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不同体育教学理论在对极其丰富、复杂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以便进一步促使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8.
城市休闲体育精英时代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城市休闲体育”一词,人们由陌生到熟悉。现今,城市休闲体育已具体到老百姓休闲、健康、健身、娱乐之中,休闲体育已不是城市精英们的专利。社会经济形态正在从“劳动生活型”向“闲暇生活型”转变,政府报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出了体育的发展道路,城市居民追求幸福生活,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笔者认为:城市休闲体育精英时代的终结即是城市休闲体育大众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9.
现在体育训练不仅要给运动员传授知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停留在“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水平上。体育训练其方法上、理论上的认识不在于教练员已有多少知识,而在于改造“超越”之目的。创造性训练是提高体育运动水平最为深层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80.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的融合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域内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也为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伴随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使得旅游中的体育元素失真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