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不同生长期的女贞子三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女贞子总黄酮、多糖和总三萜含量变化。方法:分别用溶剂法、超声法提取总黄酮、多糖和总三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女贞子中总黄酮、总三萜和多糖含量随着月份的递增整体均呈下降趋势。总黄酮和总三萜均在9月初达到最大值。多糖含量在7月份含量较高且稳定,在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结论:结合试验测得数据和相关文献,确定女贞子在8~10月生长期内生物量积累及活性成分处于较高水平,故建议皖北地区女贞子药材在该时间段内采收。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白头翁粗皂苷对AA肉鸡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日龄AA肉鸡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肉鸡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组在15日龄时饮用添加白头翁粗皂苷提取液的饮用水,对照组饮用不含提取液的饮用水,连续3d。分别在25、29、33日龄时,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血液离心制备血清,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肉鸡血清SOD活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25日龄,试验组的CA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29、33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AT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MD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25、29日龄,试验组的GSH-Px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3日龄,试验组的GSH-Px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粗皂苷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鸡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3.
凤阳县野生白头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记录凤阳野生白头翁的植物形态、生长期发育规律、繁殖性能。分析野生白头翁分布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总结了凤阳地区野生白头翁的生物学特性。为中药白头翁野生驯化、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4.
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拓宽人才培养资源,企业需要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借助高校智力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安徽科技学院是应用型高校建设示范校,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建设和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探索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方式,并分析校企共建实验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通过观察记录凤阳野生白头翁的植物形态、生长期发育规律、繁殖性能.分析野生白头翁分布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总结了凤阳地区野生白头翁的生物学特性.为中药白头翁野生驯化、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26.
白头翁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头翁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比较了不同产地白头翁中白头翁皂苷B。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A)和水(B)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40oc;检测波长201nm。结果:十批白头翁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产地白头翁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有差异。结论:本法准确、可靠,建立的白头翁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可结合白头翁皂苷B4。含量测定用于白头翁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7.
优选最佳白头翁皂苷B4提取与分离工艺。本试验采用不同萃取工艺分离白头翁皂苷;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比较得率、白头翁皂苷B4含量等,考察提取分离工艺对白头翁皂苷的影响。结果:工艺Ⅱ优于工艺I。工艺Ⅱ不仅提取得率高,且皂苷B4集中在正丁醇部分。本项研究对白头翁皂苷提取分离工艺的选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8.
分别以面部、楝果、辣蓼为主提取的植物农药对玉米螟防治效果明显,其中以辣蓼效果为最佳;而供试的5个玉米自交系之间的抗螟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9.
用响应面法与正交法两种方法优化黄蜀葵闪式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与正交法分别得出最佳的闪式提取总黄酮的条件。结果表明,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工艺为提取溶剂53.42倍量、乙醇浓度为75.01%、提取时间为93.56 s、提取2次;正交设计确定最佳方案为提取时间为100 s、提取溶剂50倍量、乙醇浓度为75%、提取2次。响应面法精确度略优于正交试验设计法。  相似文献   
30.
凤尾草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选出一种比较准确、方便测定凤尾草多糖的方法。方法:通过热浸法提取凤尾草中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苯酚-硫酸法两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的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1.56%和0.68%,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9.35%和2.28%,回收率平均值分别91.71%和99.23%。结论:苯酚-硫酸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而且回收率实验也较为理想,是测定凤尾草多糖含量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