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不会不"和"一定"的情态义与主语人称密切相关。主语是第一人称时,"不会不"和"一定"一般表示道义情态[保证],但"不会不"也可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主语是第二、三人称时,"一定"一般表示认识情态[必然],"不会不"表示认识情态[盖然],但主语是第三人称时,"一定"有时也可表示道义情态[要求]。句法方面,"一定"能跟述补短语搭配,而"不会不"不能,原因在于"不会不"的双重否定结构特点。句子类型方面,"不会不"出现在假设句中,经常表示委婉的请求或者问询,在疑问句中,"不会不"表示委婉的揣度或问询,而"一定"则没有这些语用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不成"从先秦时期由一个表"不能成就"之意的非词结构逐步变为现今的句末语气词,先后经历了向否定意义副词的过渡阶段和既可作表否定意义副词又可作反诘副词的阶段,最后变为了句尾语气词。现代汉语的使用中,"不成"仍具有以上三种用法。徐时仪提到"不成"在唐代已有处在句末的用法,并且其作为句末语气助词在宋元时期可经常见到,这一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重动句指谓语动词后带有宾语,再重复动词后带上补语的一种单句。通过对汉语重动句的实际使用情况的考察,分析了哪些场合一般使用重动句,哪些场合一般不使用重动句,至于既可使用重动句又可使用其他相关句式(把/被字句、话题句、动补句式、动补宾句式等)的情况,重动句倾向于出现在说明原因或结果的语境中;重动句具有一定的口语性特征,多出现在接近口语语体色彩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话题性方面对重动句(SV1OV2C)准定中结构主语句(N1的N2+VP)进行了考察。在句法、语义方面,“N1的N2+VP”中“N1”必须是表人的有生名词,“N2”必须是表物的无生名词,而SVlOV2C的主语、宾语受到的限制较少。在话题性方面,SVlOV2C中只有“S”有话题功能,“O”没有话题功能;而“N1的N2+VP”句式中,N1、N2一般都具有话题功能。  相似文献   
15.
周祥  曾传禄 《宜宾学院学报》2015,(3):98-105,125
"不得了"与"了不得"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组近义词,但两者在某些情况下不可任意替换。在句法层面,两者功能相似,偶有差异,且主语性质有所区别;在语义层面,表评价义时,"不得了"褒义感情色彩以及对积极语义的选择功能没有"了不得"强;在语用层面,两者关于语体选择、独用情况、话语标记和情态功能方面的考察亦不尽相同,而这组词与共现词搭配时出现异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了"对事物性状描写的程度语义大于"了不得"。  相似文献   
16.
副词“果真”“真的”虽在句法分布、句类选择、表义与功能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者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真的”主观性比“果真”强。“果真”具有料定语气,表示事实与说话人预料相符。“真的”只表示对事物或情况的确认,含有使人相信的意思,没有料定语气。“真的”口语色彩浓,常用于双方对话中。“果真”更偏重于书面语,较少用于对话。“果真”“真的”在评价、强调功能上各有侧重,“真的”可以作为话语标记,“果真”则没有这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