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几个持不同文化观的知识分子群体:“全盘西化派”主张抛弃传统,使中国文化脱胎换骨;“中体西用派”试图弘扬东方学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新青年》派”则通过“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来致力于创造“第三新文明”。他们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开启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2.
城镇房屋拆迁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所产生的矛盾与纠纷极其复杂。而拆迁户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的错位与缺失,是引起拆迁户集体上访的重要原因。应通过疏导的方法,探索搭建拆迁户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与畅通的渠道,完善合理有效的问题处理机制,以维护拆迁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3.
德育工作者掌握相关德育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是制约高校网络德育效果的根本因素.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是德育信息在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传递的过程.探讨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高校网络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挥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04.
论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模式是教育活动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通常划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具体形式。其中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建构路径也关键在于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实行开放。建构开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提升学校德育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完善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5.
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发展很快 ,但由于起步晚 ,至今在很多方面仍有不足。为便于借鉴美国法学教育之长 ,特从教育管理、教育目标、教育层次、教育方法、师资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06.
谭保斌先生从教已有 2 5个春秋 ,他善于总结 ,勤于笔耕 ,继 1 998年出版《班主任学》之后 ,又推出了这本名为《教师美论》的新书。该书不是一般性的教学通论 ,而是找到了教育学与美学的契合点 ,构建了一个新体系。同时 ,该书还结合了大量的教学实例 ,融合了丰富的个人经验 ,是一本弘扬师表风范、探索教学艺术的专著。我认为 ,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主旨明确 ,思想性强。该书开宗明义 ,认为教师有其为社会所公认的特定行为———“教师角色” ,同时也就具有与此相应的角色美。一位教师 ,随着他的成熟度的增长 ,他给人的美感就越深。教师…  相似文献   
107.
近 10年来 ,我国学术理论界对邓小平理论的渊源、发展阶段、主要内容等 ,进行了大量较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 ,对于推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产生了重要作用。现择其要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8.
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存实力,并建设后方新工业基地,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在工人阶级、爱国资本家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搬迁工作从1937年8月开始,到1940年基本结束。民族工业内迁对于充实战时经济力量,建立大后方新工业区的基础,改变中国工业布局,推动西南西北经济开发,促进民族工业的短暂繁荣,壮大后方的抗日民主力量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研究型向创新型的现代大学教育组织模式的渐进变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高度对应性,即:创新型大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其思想政治教育要同创新型大学的人才培育理念相一致,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基准点,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思想保障。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创新型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观念、主体、管理、内容、方法与考核为现代化核心进路,体现其本质性、主导性、组织性、基础性、关键性与保障性。  相似文献   
110.
<正> 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迈出的第一步,是从湘赣边秋收起义受挫后“引兵井风”开始的。在此之前,他已萌发了到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上山”思想。本文试就毛泽东“上山”思想的渊源。付诸实践的起点,以及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关系等问题谈些看法。 一、毛泽东“上山”思想产生的渊源 毛泽东萌发去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时间,可以确定为1927年年中。马日事变后,革命形势日趋紧张,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寻求新的革命出路。中央和湖南省委的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