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前,我国教师发展注重的往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物化”、“技术化”的倾向,难以实现教师由“理性人”到“审美人”再到“道德人”的渐次跨跃。鉴于此,教师的诗性智慧值得引起我们的再次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高师院校研究型教师自主成长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研究型教师”,目前尚难给以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界说.但有不少学者将现实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划分为四种类型:记问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一、高师院校研究型教师自主成长的内涵关于什么是“研究型教师”,目前尚难给以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界说。但有不少学者将现实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划分为四种类型:记问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1]记问型教师可简称为“记师”,他们只是机械记忆了一些书本知识,既没有掌握教育教学的原则和规律,也缺乏教育教学的良好方法和技术,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经验型教师可简称为“经师”,他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能“善喻”“博喻”“善教”“善问”,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智力、品德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虽然出身于雅典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位雕刻师,母亲是一位产婆,但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人们不仅把他视作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把他看成是最可尊敬的老师。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人们对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5.
教学的伦理品性是指教学在伦理维度上的品质性格。教学内容中对伦理价值的涉及与解读、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伦理风貌等因素,共同决定着教学的伦理品性。当代教学需要以特定的伦理为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依据.即情理交融的伦理、动态的伦理、全面关怀的伦理。提升教学的伦理品性需要提升教师的伦理素养、充实教学内容中的伦理价值、教学方式体现出应有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6.
列维纳斯“他者”伦理中的“主体”不仅具有现代哲学中“主体”的一般内涵,同时还具有“为他性”、“伦理性”等多重特征。对教师的道德主体性有“道德代言人”、“立法者”、“道德完美主义者”这三个不同程度的要求。列维纳斯式的“道德完美主义者”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虽然难以企及,但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不仅为教师对学校伦理的本质及优化的路径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向度,而且会不断涵养教师的精神气质,进而引领教师道德主体性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古代的杰出儒者有着强烈的知识分子精神,北宋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时至今日,物质主义的盛行及工具理性的强力统治,再加上日趋细密的专业分工,教师群体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所增进的同时,精神的维度却日益萎靡。对此,人们不得不问:在当今时代,教师是否应当重塑和能否重塑曾有的知识分子精神,为天地立心?专业化的进程是否必然地消解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知识分子精神和专业化发展,这二者之间是否能建立起双赢的关系?此为本文欲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教师发展注重的往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的发展带有明显的物化、技术化的倾向,难以实现教师由理性人到审美人再到道德人的渐次跨跃。鉴于此,教师的诗性智慧值得引起我们的再次关注。一、诗性智慧的溯源与界  相似文献   
19.
苏格拉底不仅被视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被视为是最可尊敬的老师。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人们对苏格拉底的热爱和崇敬,不仅因为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更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当我们重读苏格拉底,我们对他的崇敬之情又一次油然而生,同时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一、苏格拉底:人文主义的先驱者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启蒙意义的人物,同时他又是一位人文主义先驱。首先,他把教人为善视作自己的伟大使命。以往的自然哲学家,以探索万物的本原为目的,而他把人本身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自我”、“自…  相似文献   
20.
“文化模式”理论在我国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