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637篇
科学研究   38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48篇
综合类   89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28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强 《视听界》2012,(5):127-127
广播人的生活狼奔豕突,能保有阅读的习惯,既是修炼,亦是提升。做DJ时疯狂读闲书,除哲学、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外,碰到什么读什么,生怕某天节目里说出不合时宜的话,误导听众贻笑大方。离开话筒后,读闲书的习惯不改,且有变本加厉之势——广播人的生活狼奔豕突,能保有阅读的习惯,既是修炼,亦是提升。这个分外炎热的酷夏,读了几本外国文学作品,字里行间指涉广播  相似文献   
142.
丁伟  李强 《华夏文化》2013,(3):54-55
琴筝是古筝的鼻祖,古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中的一件瑰宝,与由西域传入的唢呐、琵琶不同。相传秦筝由秦朝的蒙恬将军所造,也有人认为是汉代的京房所作。“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制与瑟同而弦少。”(《旧唐书·音乐志》)。秦筝的来源与秦有直接的关系,后来它也成为上及宫廷、下到百姓人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们将从秦筝的来源,诗歌词赋中的“秦筝”,以及当代流传的秦筝复兴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3.
李强 《中学生物学》2004,20(2):20-23
作用是绿色开花植物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吸收作用的原理非常抽象.为了加深学生对吸收作用原理的理解,本人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教学中,就"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的原理"问题,分别用实验法和讲授法对高二〈5〉和高二〈6〉班作了实施对比,课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对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作了统计分析,从而对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法和讲授法作了初步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4.
拟就跨文化交际工作者如何从语言习得、国与国间的传统文化认知以及译文的正确表达等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浅见,意在谈谈21世纪翻译成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5.
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结合,既是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改革学校班主任工作,提高德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五年来,我们在青浦县开展的有关实验研究和试点工作,证明了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的可行性与实效性。我们的感受是,为了实现心理辅导与班主任工作的有  相似文献   
146.
小球迷     
鬻回回回回回回回小球迷@李强!山东~~  相似文献   
147.
研究了一类特殊完全r-部图K(r,n,n,…,n,n-1)的邻强边染色.证明了当m r≡0(m od2)时,有x'as(K(r,n,n,…,n,n-1))=n(r-1).  相似文献   
148.
149.
戊戌变法时,梁启超的君主立宪思想还非常模糊,且深受康有为的影响.流亡日本后,在中西方思想的碰撞中,梁启超开始摆脱康有为的窠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主立宪思想.辛亥革命后,又与时俱进,走上了共和政治的坎坷征程.  相似文献   
150.
1制作背景在小学科学课四年级“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气体和液体的热胀冷缩变化比较明显,学生也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到变化的现象,而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变化往往不明显,同时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老师们在做固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一般采用两种实验方法。①“金属热胀球实验”,做这个实验要看到结果,约需一分钟的时间,同时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只是金属球加热以后不能通过金属圈,而金属球到底有没有变化,学生很难用眼睛观察到;②酒精槽加热金属棒的金属线胀演示实验,这个实验虽然学生可以看到金属棒的细小变化,但是实验需要十几分钟或更长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