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6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文化副刊在报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报纸副刊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乎其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经济日报副刊的办刊宗旨,具体表述为:“关注经济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经济与文化的结合部找题目、做文章”。在以重点栏目《星期话题》为标杆的办刊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严谨、庄重、新鲜、高雅、轻松、活泼”的十二字基调,“宽、新、深、丰、精、雅、活、美”的八字特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定位体系,使副刊与正刊既有区别又有照应,一直活跃于数以千计的报纸副刊之林,保持了持续不竭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62.
进行各种不同形态功能和人体测量的评价研究,是为了寻找影响中等水平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本是对在伊斯坦纳的塔尔图大学所做研究报告的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63.
今年3月11日至6月10日,经济日报星期刊连载了“迎亚运体育与经济系列谈”,前后共13篇。这组文章见报不久,中国体育报即在一版刊文:《推荐经济日报迎亚运系列谈》,并转载了其中的若干篇目。新闻出版报等报刊也给予了较好评价。国家体委主任、亚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伍绍祖称赞道:“这组文章,我和体育界许多同志都认真读过,觉得很有看头……找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角度,展示出一个前人未涉的视野,在体育与经济的结合部做出了一篇新颖的文章。”亚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张百发也撰文说:“它至少有一个可  相似文献   
64.
计算机考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试题库,改变过去的传统的考试方法和考试手段,提高考试的效率和客观性.介绍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的特点,系统的组成、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等.  相似文献   
65.
着重研究了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指出了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人才能取得教学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66.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存在诸多的应试弊端,不少人学了十多年英语,从小学到读完大学,英语过了四、六级,英语阅读能力很强,口语能力却极差。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学了英语却不能说,那学习英语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67.
惰轮支座的设计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案,应当根据设计准则创造最优的结构型式。对便于装拆,减小轴承载荷、提高轴承寿命,减小轴的载荷、提高轴的刚性等设计准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综合设计中的决策方针。  相似文献   
68.
自主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中讨论较多的话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求教师应该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方向转变,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体。  相似文献   
69.
"三全育人"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体化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要建立"大协同"的有机联动体系,推进全员育人;二要实施"全贯通"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推进全过程育人;三要打造"强融合"的育人要素集聚体系,推进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70.
另辟"灰"径与终身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人教育在近二十年的大发展之后,出现了生存危机。“灰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新的具有独立性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它标志着中国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的转型已经开始,适应这一转型,成人教育应另辟“灰”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