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系赵玉华 (邮编:230061)鉴于条件概率问题的"条件"学生不易判断,另外在求解过程中需要计算P(A)、P(B)、P(AB)的麻烦,本文旨在将条件概率问题"转型"为古典型概率问题求解,以达到快捷,准确求解之目的.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3>第二章慨率的第3节<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在教学时学生感到条件概率问题的"条件"难以判断,有时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12.
范美忠逃生事件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以自我保存为本质内涵的现代教师伦理在教育现实中的显现,是教师伦理从古代天职伦理向现代职业伦理转变的必然产物。这样的一种教师职业伦理使教师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落平庸和俗常之中。一个良序的社会,一个有良知的教师,必须重新瞻望天道,顺道而行,把保护学生作为最基本的师德。  相似文献   
113.
在杜威那里,教育哲学产生于教育实践并最终落实于教育实践之中.教育实践是教育哲学的成"学"之本.倘若脱离了教育实践,自根自本,教育哲学就沦为了搬弄概念的语言游戏以及为理论而理论的孤芳白赏.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哲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守护本真的教育,批判教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114.
“狼来了”的道德故事所宣扬的善恶有报的价值逻辑在今天仍然值得今天的道德教育加以弘扬,过去那种动不动就拿义务去压制欲求的思想应当得到纠正。简单说,即是德育在宣讲道德义务之前,必须落实个体权利,赋予人应有的尊严,那种不顾环境变化,不计道德成本高低,不顾好人欲求的义务伦理观因实际上不把人真正当人看而应当放弃。  相似文献   
115.
"假设是人的一种恒常状态"的论断忽视了意义世界的存在,结果导致了日常判断中信任的消失,实践行动中理想的断裂,研究活动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分离.基于此种论断所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教育必须超越假设的世界,迈向意义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6.
如果说杜威哲学的使命是批判二元论,恢复连续性,维护自身即是目的的教育实践,那么就杜威而言,由于近现代的科学革命使得经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成为可能,教育哲学的现时代使命就被他定位在批判专制社会的教育的二元分裂.恢复教育经验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实现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民主生活方式上.在这个意义上,杜威的教育哲学就是民主的教育哲学,批判专制的教育,守护民主的教育始终是杜威教育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7.
李长伟 《中国德育》2014,(24):64-65
正2014年11月,《京华时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湖北省某中学学生因为上课看小说、下象棋,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批评并要求其家长到校,该学生随后从四楼教室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该如何看待这一起教育事件呢?毫无疑义的是,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学生以如此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人唏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该由谁为此负责?如果从传统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观念出发,板子自  相似文献   
118.
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一条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科研型、学术型高校中数学建模队员培训与选拔方式不同的方法,提出了队员培训与选拔方式的具体做法,可为其它地方高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针对非物理专业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学物理实验、学习者数学基础和对大学物理的认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针对这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0.
在《以学术为业》中,韦伯指出,就外部条件而言,年轻人以学术为业,需要运气;就内在的追求而言,以学术为业要求年轻人走专业化的道路。并具有学术灵感。更为重要的是,在理智化逐步推进的时代,学术不关涉终极价值。这要求教师不能充当学生的生命导师。究其根本,这是一个诸神之争的虚无主义的时代,教育无法在价值领域获得统一的价值,教师的职责仅限于传递技能和方法,并明确地告诉学生,必须作出一种非理性的价值抉择。但问题在于,韦伯的教育观是从“科学主义”和“现实主义”出发的,它取消了“教育向善”的本质,使学生陷入生活无意义的境地之中。好的教育理论应该着眼于终极关怀,从古今之争中探寻走出虚无、走向善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