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5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浏览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的发言稿《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批评》。在石教授看来,广为流传的“狼来了”的道德故事与众多的道德故事一样,都遵循着相同的价值逻辑,即“中国民间社会的道德逻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所周知,“狼来了”的故事中的放羊娃因为撒谎而遭受了羊被狼吃的惩罚,他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循此逻辑的德育,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错误的功利主义道德观念:行善避恶根本上不是因为行善本身的义  相似文献   
42.
强调对肉身的保全,是现时代的精神,亦是现代时代的教育精神。英雄之所以被学校拒绝,根本在于学校对现时代教育精神的领会和实践。不过,现时代的教育精神是有问题的,它导致了人之本性——卓越或德性——的失落,导致了公民美德的丧失。今天的教育需要处理这样一个大问题,如何在一个强调自我保存的时代安置英雄的勇敢和崇高。  相似文献   
43.
在杜威经验哲学的视界中,教育在经验之中并为着经验,但并非所有的经验都具有教育的价值,只有反思性、连续性与交互性的经验才具有教育的意义。进一步说,教育就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实践。与此相应,存在于教育之中并为着教育的教育学也必然是属于如此经验的理论。教育学是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44.
依据洛克的自然权利哲学,自然状态下的人们为了维护自然法无法有效保障的自然权利,与他人达成协议,创建了政府,并赋予政府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即是说,政府源于人民的同意,政府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的自然权利。就教育而言,政府有责任去建设安全的校舍,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同样,从自然权利哲学的角度看,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契约关系,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有义务去保障学生的生命免受外部侵害。  相似文献   
45.
数学中存在着美,这早已为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所肯定。尤其是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开展,数学教育的基本精神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公众对数学的态度,从冷漠转到承认数学在今日社会中的重要性,数学美更显得有现实性。但是,种种原因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学没有学好数学,对于数学的重要性更谈不上认识,就被送入中学。他们认为数学是包袱,对数学不感兴趣。面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用数学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了他们“数学仅仅是枯燥繁琐的数字四则运算与绕弯子”的认识。培养他们积极探索数学中蕴含的美,发现数学美的能力,变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为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数学知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狼来了”的道德故事所宣扬的善恶有报的价值逻辑在今天仍然值得加以弘扬,过去那种动不动就拿义务去压制欲求的思想应当得到纠正。简单说,即是德育在宣讲道德义务之前,必须落实个体权利,赋予人应有的尊严,那种不顾环境变化,不计道德成本高低,不顾人之正当欲求的义务伦理观因实际上不把人真正当人看而应当放弃。  相似文献   
47.
“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内涵以及建构,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批判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在生命内涵,理解生命的方式,还是在以之为核心的教育学体系上,都存在诸多疑问。从根本上讲,“生命实践”教育学对待生命、实践的态度远离了二者的真义,从而使“生命实践教育学”成为“技术教育学”。  相似文献   
48.
一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浏览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在朱永新教授主持的全国第四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的发言稿《狼来了——道德故事型的价值批评》。仔细读来,深感石教授—反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喜好的从抽象的理论体系出发去分析德育问题的传统模式,转而从人人皆知却又容易忽视的鲜活的道德故事入手去审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出路模式,不失为在大转型时代教育理论研究者切近、透视教育问题的适宜方式。笔  相似文献   
49.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重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学术制度建设前的准备期、教育社会学制度成形期、教育社会学的初步繁荣期三个阶段,与学科制度建设同步,学科的理智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对中国传统教育社会学思想研究、中国教育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和外国教育社会学介绍研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0.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陆教育学三十年的停滞沉沦,其原因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社会学的对立冲突及其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识。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应该重视它并把它纳入到理论研究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