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通过二分法在物理实验中应用的几个实例,说明在一些物理实验中应用二分法可大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02.
水彩画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初学者能基本掌握色彩知识、应用色彩来表现对象的技巧。学生对水彩画表现技巧的掌握以及创造力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工具、材料是造型艺术的物质基础,它与表现技法联系密切,水是水彩画的调色媒体,因此对水的驾驭能力成为衡量学生水彩画技巧表现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03.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ERP人才能力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分析,提出以ERP为特色培养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并重点从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标准两个方面进行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文章基于对现有企业信息管理的策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应用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为企业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策略分析提供指导,提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策略维度模型,对企业信息价值评价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5.
基层公共图书馆现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一般是指某一社区范围内,面向全体公民的图书馆,这类图书馆因其服务对象的全民性,主要职能也就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根据社区的环境特点与生产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其它方面的资料情报服务。由于公共图书馆的这一职能特点,有的人把一些工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图书馆也归入公共图书馆之列,也不是没有道理。 基层图书馆,首先是从行政级别上说的。县相对于地、市、属于基层,地、市相对于省也属于基层,到此一般不再往上推上。所以属于地市、县的图书馆,就被称之为基层图书馆。其次是与一些职能图书馆相比较而言的。专业性质的图书馆自然不必说,就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图书馆,也往往能够为一些科学研究提供专门的服务。与这些图书馆相比,基层图书馆就显的藏书不足,资料有限,只能为大众提一些一般性普及性的文化知识服务。 基层图书馆的这后一点含义又与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重合的。所以我们就把那些在行政级别上相对低的,面向大众服务的图书馆称之为基层公共图书馆。 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我国全部图书馆总数中占着一个相当大的比重。有人为了研究的方便,曾对图书馆类别进行一次粗略的划分;公共图书馆,学校(院)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分出的三类图书馆的数目以次递  相似文献   
106.
107.
首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具备的专业能力结构以及专业能力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进行探讨;然后以专业能力为行向量、以专业能力发展阶段为列向量构造“能力——阶段”矩阵,并设计若干任务项用于衡量某一专业能力是否达到某一发展阶段;继而以“能力——阶段”矩阵为核心、以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为支撑、以专业能力评分表为展现形式构造专业能力评价模型;最后,介绍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许多记者碰到好题材、好素材、好线索却无动于衷,一点感觉都没有,往往是与好新闻失之交臂。原因就在于记者平时不注意积累,内功没有练好。  相似文献   
109.
110.
试论教育实验的行动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一九八○年,我国教育理论界就提出了“教育科学的生命线在于教育实验”,并规划“以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进行科学实验,提出一套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包括教材、教法、课程设置和学制在内的教育改革意见,……到本世纪末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弹指一挥间,十一年过去了,教育实验立于世纪转换的门槛边,时代的紧迫感日益强烈。如何看待以往的和正在进行的各种实验,如何促进我国教育实验的科学化,已成为理论工作者和实验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本刊发表了杨中华同志和王桐生同志的两篇文章。“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我们重申,本刊愿为不同观点、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各方人士提供争鸣园地。因为多种观点的撞击才能认识事物的真谛,而简单的一元演绎和粗俗化的归纳无助于解决极端复杂的教育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