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略论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反思性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必须遵循发展性,双向性、合理性和开放性原则,综合运用教学环节细分,教学行为分析,教学问题诊断和教学反思追问等设计策略,处理好“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科学请便民人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外显行为与内隐反思以及素质标准、责任标准与绩效标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当代素质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征和时代意义●杨四耕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形成的素质教育思潮,随着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展,人们已经创立了愉快教育、创造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等多种实践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3.
学生的发展存在多元性,因此,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发展,用一个"第一"去评判学生的成功。每个家庭都望子成龙,社会发展要求学校教育惠及到每一个孩子。如何在办学行为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成为学校在新时期塑造优质教育品牌、实现教育转型要求的历史使命。我们提出了每一个学生"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的理念和"适应差异、满足需求、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品质"的办学目标,努力创设"关怀每个孩子成长需求、激发每个孩子追求成功、引导每个孩子获得最优化发展"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4.
教育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他的学生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心灵转换。归根结底,教育是影响儿童精神成长、温暖儿童心灵的事业。教育就是要用全部的心灵让儿童温暖地成长。  相似文献   
25.
26.
教育与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在一般意义上,教育即对道德的自觉追求;在终极意义上,教育即道德。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的领域是道德的领域。  相似文献   
27.
研究性学习的后现代特征与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四耕 《教育科学》2002,18(1):26-30
研究性学习是后工业社会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相适应的学民方式,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相对应,研究性学习亦具有反本质主义,反表象主义,反基础主义之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对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学规范的转型以及教学理论的反思与重构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8.
推荐理由 “自由即宽容。”宽容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精神,它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处世胸襟,更是现代人必备的人际规则。 面对成长中不中规中矩的青少年,教育尤其需要宽容的品质。当教育在宽容中徐徐展开时,爱的主题才能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凸显,使学生稚嫩的心灵绽放花朵,也才能使教师在学会等待中唤醒学子内在的力量。在听过多年的“严师出高徒”后,我们依然能听到“宽容教育”涌动的声音,深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宽容氛围感到幸运。  相似文献   
29.
当代素质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征和时代意义杨四耕1什么是方法?什么是方法论?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探讨素质教育理论方法论特征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方法和方法论的论述是普遍真理,对我们分析、探讨素质教育理论的方法论特征是同样适用的。1.客观性。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0.
论教育理想的超前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教育理想?简言之,教育理想即“关于教育的理想”;具体方之,教育理想是建立在对教育现实的批判性和否定性评价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头脑中所构想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指向未来的教育图景。它表达着人们对完美的未来教育的期盼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