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篇
体育   7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为更清晰地把握新世纪中国体育事业的总体走势,以当今时代主题为研究重点,运用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1990年北京亚运会主题歌<亚洲雄风>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所表现的时代精神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前者铿锵有力的歌词以及澎湃激昂的旋律是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之际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的反映;后者亲切质朴的歌词以及柔和缓慢的旋律则致力于表现一种和谐共处的安详与宁静,集中体现了"追求和谐"的时代主题.在以"和谐"为主题的新时代,作为强国之路的竞技体育将逐步淡化其政治色彩,反映人们文化生活的大众体育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2.
为促进武术21世纪更好地发展,有必要研究武术加世纪的发展.20世纪武术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武术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其二,武术的性质发生着变化,社会功能趋于多元化.其三,武术界派系林立的局面被打破,传统的技术体系被分化.其四,武术得到了世界性的大面积传播.  相似文献   
23.
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文化及其体育的主要特色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而呈现出来的对立,东方文化及其体育的主要特色是通过和谐的方式而呈现出来的统一,目前二者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是外因--社会大环境所致.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昔忧"--西方强势竞技体育的冲击,也有"今患"--东方后起体育项目的逼近.当今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既存在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这种弱势文化载体的扶植和支援,另一方面,体育界也要行动起来,真正将其做出特色,使其从技术到理论,都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唯此,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来自全国各地的33个院校的40余位与会代表反映的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生源的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培养模式单一、专业知识面窄,就业率低等问题是制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第一,增设武术语文课及师范类课程,改革外语课;第二,积极构建全新的技术培养模式,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武术的整体,立足于培养“通才”,而非“专家”;第三,着眼于国家和民族大业,积极呼吁武术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单列开设、武术走进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从而为该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25.
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实际需要,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普修课套路内容改革应立足于“提高学生防身自卫”能力。根据目标定位,建议在套路编排方面,以精选的代表性拳种的精华组合为主要内容,以中国独有的抱拳礼为起收势和衔接点;在套路训练方面,以求取劲力为立足点,并兼顾动作的规范和攻防意识;在教学方面,采用先进行单势技法、组合技法学习,再进行对抗性练习,最后进行套路串接的模式。  相似文献   
26.
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武术界长期以来关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争论,指出二者各有自身的价值所在。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出发,阐明了二者的主要区别,以此为依据,对二者给予合理的界定;其次,通过对二者客观、全面的对比分析,分别指出了二者的价值及缺陷;最后,建议在发展问题上应二者兼顾,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7.
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先,讨论了现在各种武术分类的缺陷,然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的方法将武术按其主要价值功能分成了三大类:攻防技击武术、艺术表现武术、健身养生武术,并阐明了这种分类的意义,最后,指出这三大类武术将发展为不同的技术体系,成为武术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28.
武术分层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营 《体育学刊》2011,18(2):121-128
为解析武术的"博大精深",梳理庞杂的武术技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武术,首先以作为思辨性科学基础的数学为参照,对更能体现实践哲学的武术技术进行逐层剖析,指出类似于数学数域的发展模式,由最简单的自然数向有理数、实数、复数层层拓展,武术技术的发展也是由最简单实用的技术向外逐层拓展才形成了目前种类繁多、技术风格不一的格局;其次,对不同层面的武术技法进行了客观评价,指出无论是简单实用的技法,还是在一定条件和场景中才能应用的技法,无论是讲求技击实效的技法,还是艺术表现类或健身养生性的套路,都有各自的价值所在,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最后,从纵向分层的角度,将武术技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简单常用的技法、仅在一定条件下或场景中才能应用的非常规性技法、具有逆向思维特点的追求技击之道的技法、艺术表现性或健身养生性的技术4个层次,并指出构建武术分层技术体系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9.
运动性疲劳的心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文献资料法、个人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为基础,对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的致因、训练中的表现及判断方法和如何消除心理疲劳的产生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