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展卷温读《讲话》,深深地为其强大的理论力量所吸引,为其“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所感染,倍受教育和鼓舞,深得启迪和警策。《讲话》拥有的坚实如磐的理论力量和它所指出的竭诚为民的服务方向,不仅对半个世纪以来的无产阶级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都将发挥无容置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2.
杨献珍哲学学案发生在中国极左思潮泛滥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哲学不再是一种思想探索,而沦为对政治权势的顶礼膜拜。同时,即使是认真的哲学讨论也流于浅表,不能深入思想自身。该学案表明,哲学的误读,必然导致思想的遮蔽,这是中国思想界必须汲取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53.
对高职本科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推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赢得了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需要,要求应用型人才提高智力技术和智力技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近几年本科院校正在适应这一社会需求,试办了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在对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进行比较的同时,就如何将高职本科教育办好、办出特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4.
社会生活日趋审美化已成时代潮流,要使作为综合国力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发挥其强大的文化功能,推动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深入发掘、研究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历史性的区域文化,汉水审美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流域文化。进而对汉水审美文化的架构和重要内涵作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独特的审美个性作了辩证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55.
56.
三千里汉水,悠久绵长的历史,流出了灿烂辉煌的汉水文化。它作为在特定时空中生成、发展的地域文化,作为汉文化、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作为武当文化的背景,以其追求超然、自然、和谐的思想内核和向往自由的批判、超越精神穿透于中国文化之中,给予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以深远的影响,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沿江经济的开发、振兴,海内外游客的涌入,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点”纳入了文化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57.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经历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思想教育中出现了许多不真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发挥,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或轻视了“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8.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要把这个环节真正搞好,必须努力做到七个到位,即转变观念,认识到位;专人负责,管理到位;修定计划,学时到位;循序渐进,层层到位;注重真实,场地到位;双师结构,能力到位;一书多证,考核到位。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汉水、天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文化考察,并对《牛郎织女》民间神话故事作了理论探源。作者认为,汉水连天汉的观点植根于汉水流域的自然景观之上,统摄于先民的宇宙观之中;牵牛星、织女星的称谓产生于农耕文化;《牛郎织女》民间神话故事生成于汉水流域这一浪漫主义的丰厚文化土壤之中;天汉、《牛郎织女》与汉水结下了文化上的不解之缘,其他国家该故事的存在是流而不是源。文章将天汉、《牛郎织女》故事等置于人类文化史的广阔视角中作全方位的考察、研究,以得出新的结论,一脱以往单纯从天文学、美学角度研究的窠臼  相似文献   
60.
语言人类学是西方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与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并驾齐驱.我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概念提出是较为晚近的事情.从目前人类学的研究状况看,国内语言人类学的成果还不够丰富,特别是关于单一民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并不多见.值得欣慰的是,近期出版的<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土家族的语言人类学研究>(谭志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内容.该著作对我国语言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并结合土家族的语言材料深入研究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的关系,可以说是我国语言人类学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