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持续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只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起点以及一个可能的发展空间。能否合理高效地配置这些要素,外部所提供的技术等援助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这个起点上能否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得以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农民素质的高低以及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而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内化为农民自己行动的目标,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传统师德规范中“教之以事而喻诸德”、“师者 ,人之模范”、“博喻”、“知新”“诲人不倦”等有关问题的论述 ,指出其对当今师德建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道德范畴在道德规范体系中,虽然居于从属的地位,但不是可有可无 的。因为它是过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它是实现道德调节的根 本途径;它还是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标志,所以只有认清道德范畴的独特意义,才 能克服在道德建设中,只重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研究,轻道德范畴研究的片面 性,从而使二者真正聚合成强大的道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乃至一个人的发展 ,都不能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与时俱进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思想方法。它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体现。它具有求是的、联系的、发展的、实践的、运动的基本特性。今天 ,要建设好高校的学科 ,就应该与时俱进地走“求实、求新、求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师德规范有效性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规范作为规范体系,是由教师道德原则、教师道德规范构成的,是师德现象的主要内容。它既是教师道德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又是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标准,在教育道德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调节作用。面临新的教育形势,应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师德规范的作用?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对师德规范应有辩证的认识。全面地看师德规范。“全面”,就要求客观地反映事物应有的属性与功能,而不是以主观的好恶为转移,以某一现象代替其它现象,或以某一角度的认识代替其它角度的认识。在对待师德规范问题上,“全面地看”主要包含两层的意义:一是对师德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学管理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一项保障性活动,因此教学管理的实现性问题就有着特殊的意义,而解决实现性的问题首要的是解决认识的问题,即解决教学管理意义的认识、教学管理特征的认识、教学管理功能的认识、教学管理实现要素的认识等,以期顺利实现中小学教学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现发展性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需要 ,必将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解放教师、发展教师 ,而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则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藩 《培训与研究》2008,25(9):63-66
和谐社会建设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坚实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二者关系的辩证性促使我们必须理性审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并由此探究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条件、重心、方法、途径,寻求策略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