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0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球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身体活动不足,每天参加足够量的身体活动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儿童青少年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大量的家庭作业,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大大减少,体育课成为了唯一能促使学生参与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的场所。通过SOFIT工具对上海市黄浦区5所小学的217节体育课的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上海市小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偏低,能够达到50%以上时间进行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课时比率非常少。教师用于课堂管理和知识讲解的时间过多,且对促进学生进行MVPA的语言干预不够,这些均影响了学生的课内身体活动水平。建议除对学生的活动时间高度重视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内身体活动强度;体育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注重开发优质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与感知运动能力、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评工具(TGMD-3)、感知运动能力分量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问卷对小学3~6年级437名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水平、感知运动能力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和Mplus8.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用Bootstrap法分析变量之间的预测关系及中介效应。结果:男生的操控性技能、感知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高于女生(P<0.01);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感知运动能力与身体活动水平呈低至中等正相关(r=0.103~0.477,P<0.05);小学3~6年级学生基本运动技能预测感知运动能力(β=0.222,P<0.001),感知运动能力预测身体活动水平(β=0.569,P<0.001),感知运动能力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2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新课程标准出发,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体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机遇,旨在为新课改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以上海市中小学生家长为突破口,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现状,同时针对现状并结合契约学习法的特征和优点,探讨了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运用契约学习法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此学习方法可以从行为上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需要通过教学实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5.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产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赞助商变更、投资主体变迁等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对投资引导等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中小学体育学习自制评价标准的探索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东省青岛市第三十三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获得该校初中男生“踢毽子”项目各类评价标准。提出:体育教师制订多元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简便、易操作的原则,切忌追求“大而全”的评价标准,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实际适时修订评价标准,使其能适应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7.
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是推进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而行动指标是健康促进多元联动实施的靶向标准。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由联动主体、联动内容、联动实施和联动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6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行动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多元联动行动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为实现多元联动行动实施的量化指导与评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体育等部门应完善联动机制,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核心、社区为支持,协同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8.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在前期构建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结果表明:认证体系的目的是评估职前体育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三个方面的绩效表现,具体包括认证指标和实施程序两部分;认证指标包括任务指向性的分析性等级指标和评估材料要求,前者涵盖6个强制性指标集群和2个选择性指标集群,以及相应的子指标和3个表现水平;后者涵盖与强制性指标集群相对应的6项材料、2项自由选择性材料和背景材料;评估认证实施程序包括六个相互衔接的环节。认证体系有助于保证职前体育教师质量处于可接受的合格水平、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结构进行宏观调整、外部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进行监督;今后应用时应注重对认证体系的循环使用、发挥认证结果的反馈功能、根据认证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了"Show and Go(讲解和实践)"规则,"Show"即告诉学生要做什么,然后马上让他们去实践(Go)。尽量做到这个讲解过程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以及为了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能够持续至少50%的中等到大强度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0.
穆斯卡·莫思顿(MuskaMosston)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教学风格频谱并引入体育教学之中。他将课堂的教学行为看作一条完整的决策链,各种决策推动课堂的前进。根据不同决策者做出不同的决策,可以分为两类12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其中发现型风格集群着重培养学生们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发散式应答、产生多样性的设计以及对新概念的探索。这与当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三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引导发现式风格作为第一种发现型风格,具有适用于基本知识内容、所设置问题逻辑性强、教师与学生共同决策、教师反馈及时、培养学生学习动力的5个特点,在体育教学的实践运用当中也需要结合引导发现式风格的本质和目标展开合理运用,以发展学生运用与创造能力。当然引导发现式风格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积累找到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