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 美国中学教育已基本实现普及化。中学主要有四年、六年一贯制和三三制三种。在各种学制形式的中学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地位均得到了确立,并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52.
一、实验的依据教育教学,同其他任何社会社会实践一样,既要讲求效益,又要讲求经济,即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的支出条件下,取得在可能范围内的最大效益。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立足于教学实践和教育实验,运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3.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谐统一。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美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他撰写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美育的阐述,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美育的任务、意义、途径等。在实施教育转轨的今天,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有关美育的论述,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有特色 ,教师有专长 ,学生有特长”已成为中小学追求的理想的办学境界。关于特色学校的建设 ,有人把“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决定性因素 ,其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仅有这三者是不够的 ,即使能够创建特色学校 ,很多情况下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稍纵即逝。特色学校是长期积淀的结果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 ,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体推进的过程 ,因此 ,需要进行精心的策划。策划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 ,是市场的产物。它是一…  相似文献   
55.
我1992年到市教育局教科室工作,2000年到高级中学任副校长,分管科研工作,2003年到教育局任副局长,分管教研教科工作,有幸成为吴江教育科研起步、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  相似文献   
56.
教会学生学习——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报告●张玉昆胡继渊沈正元“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是我校承担的国家教委“八五”规划课题。在苏州大学储培君教授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等为理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  相似文献   
57.
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否需要课题的问题,是因“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的说法而想起的。我不反对每一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当然是有层次的),举双手赞成关于教育科研与教学结合,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如果不与教学有机结合是永远没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一直认为“,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是教育科研浮躁风的一种表现形式。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课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教育科研课题的确定,…  相似文献   
58.
从生命视角改进学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即教师。过去,尽管 我们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管理要以教师为主体,但是,在学校管理中,还是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教师,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折。这种管理,其本质还是一种非人性  相似文献   
5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也越来越大,“科研先导”“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是,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也逐渐地暴露出一些问题,明显表现出“四重四轻”:重立项,轻实施;重实践,轻思辨;重宏观,轻微(中)观;重  相似文献   
60.
以苏南小城镇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对梅堰中心小学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进行剖析,探讨了苏南小城镇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规律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