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9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王娅 《辅导员》2011,(24):70-7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 现学生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82.
正随着近年来"百家讲坛"电视栏目的走红,历史似乎一夜之间从纸堆中走进了寻常人的生活和视野中,人人学史、人人谈史成为时代的潮流。而随着更多的人认识到培养历史人文素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后,中学历史学科地位也随之提高。只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在应试教育的绑架之下似乎远没有"百家讲坛"那样充满吸引力,怎样才能让中学历史教学散发出应有的光彩,让它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者多年来奋战在历史教学一线,在观  相似文献   
83.
王娅 《大观周刊》2011,(27):185-185
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清新的生活气息,按耐不住的是一种探究的欲望。它是新课程理念的载体,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由“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由单向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程的实验教师,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潮流中,在课改的道路上,上下求索,致力于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4.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次事件中,社会各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特异性免疫”一节为例,挖掘新冠肺炎疫情背后潜藏着的教学素材,将其运用于教学中,通过学生小组间讨论,相互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免疫知识,让学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85.
超越“天理人伦”对人类自由追求的限制,向秀“以儒道为一”人生实践的方法论,最终的归宿在于达到完整的理想人格,这一伟大目标只能通过无我无心无情来得以彰显。而逍遥正是实现了自我的觉悟者在现实世界中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86.
由国家环保总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环卫局、美孚中国环境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废旧电池回收在行动"活动1月14日举行了启动仪式.这次活动将在北京8个区的80所小学展开.  相似文献   
87.
地理学科在学生心日中是副科.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地理课也往往被排在上午第四节和下午这段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  相似文献   
88.
89.
张家堡村汉墓群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七路与未央路十字路口西北角,行政隶属于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西距汉长安城遗址约2.3公里。2013年3月7日至3月31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厚鑫实业旺景国际大厦项目建设过程中清理西汉墓葬42座,出土一大批精美文物。这处墓地墓葬形制以土洞墓为主,个别为竖穴土圹墓。其中洞室墓以竖穴墓道土洞墓为多,依据墓道和墓室宽度之比分为墓道宽于墓室、墓道与墓室宽度接近、墓道窄于墓室三型,个别墓道内或墓室带小龛;葬式多为仰身直肢单人葬,大部分墓葬有棺椁痕迹。该墓地墓葬规模较小,排列密集,方向以西向和北向为主,时代自西汉早期至中晚期,推测应为一处汉长安城内居民墓地。另外,M29出土的彩绘铜镜直径超过27厘米,为研究西汉彩绘铜镜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90.
沈阳清故宫作为清前期重要的皇宫建筑,融合了满、汉、蒙、藏等人民辛勤劳动,也见证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清前期满族皇室的建立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不同时期皇宫建筑的布局及艺术风格,追溯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