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15篇
科学研究   23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学好语法是学好英语的必备条件,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课后进行大量题海战术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法教学,活化和最大量的输入语言信息,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法兴趣,改变枯燥无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正确发挥教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语法教学插上现代教育的翅膀。  相似文献   
62.
63.
文章从对离退休干部实行分层管理机制的现实意义入手.就当前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在个性服务、信息管理、机构环境和工作队伍等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追根求源并提出几点认识,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并完善离退休干部分层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4.
一些仍然立足于国内生产的加工贸易企业,面对出口退税、目录限制等等一系列的产业政策调整,采取了向高附加值产品线改造的应对方案。 而有一批企业,则搭乘政府开动的集体出海之船,到海外寻求新的加工贸易机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5.
王娜 《百科知识》2009,(18):44-45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7月21日主持召开内阁会议,宣布解散日本国会众议院。根据日本宪法和相关法律,新一届众议院将在上届众议院解散后40天内选举产生。8月30目,日本众议院将举行选举——众院席位最多的政党将成为执政党——执政党党首将成为日本首相。  相似文献   
66.
王娜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2):203-205,240
从讨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与障碍入手,指出了虚拟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Web2.0环境下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方式,探讨了Web2.0环境下虚拟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策略:建立Web2.0环境下新的隐性知识管理平台、制定激励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构建隐性知识库和提供个性化的隐性知识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67.
“小桥、流水、人家”,也许是人们记忆深处的一幅幅恬淡的农村田园画卷。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开始进行村屯撤并,规划新建后的农村变的整齐划一,失去了农村应有的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我们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好农村的田园风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千百年来形成的我国各地风格各异的自然村落民居建筑,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更是多少中华儿女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8.
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历了热烈的筹备、良好的开局、漫长的探索三个阶段。总体来看,我国大陆地区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理论研究滞后、顶层设计重心偏移、认证机构缺乏、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脱节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9.
当今社会,流行文化似乎已成为主流的、强有力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构建着我们的文化,同时我们的生活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流行文化的进程。我们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设计中具有创新思维似乎也成为了一种潮流,各种各样的新产品使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设计方法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而把握设计师的思维活动,对设计方法的形成和运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一道计算函数值的问题中,通过对于这道题的探究发现题目中蕴含着函数关于点对称的结论.而函数关于点对称的问题对于学生理解来说一直是难点,希望通过这道题给同行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