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学敏 《教师》2014,(16):71-71
项目教学法是最典型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促使知识与职业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项目教学法与航空专业英语相结合将会更好地促进高职航空英语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航空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促使航空英语教学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实际意义、对航空专业英语教育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8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的核心内容,因而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必须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进行,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谈谈看法,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职业道德建设 党的十三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再认识,也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对职业道德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必须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与物质利益原则的关系。长期以来,许多人一触及到物质利益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就认为只要强调物质利益尤其是个人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83.
本文针对职业学校开设生物化学课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产生厌倦,懈怠的思想,严重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培养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成为学好该课程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84.
燕雀抢榆枋而止,腾跃于蓬蒿之间,懒于探寻数仞外的世界,安于现状,耽于安逸,人皆视之若平庸之类:鸿鹄“懒”得费力振翅,夸父逐日般损精耗神,伺势而动,实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举.人皆视之为志向高远的象征。  相似文献   
85.
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后,大学生就业形式日益严重,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原来的就业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提高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指导与就业全程化、指导人员专业化和构建就业信息平台等方面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6.
1999年7月24~26日,经教育部社政司批准,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在昆明举办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暑期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的70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骨干教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靳诺同志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王霁教授、杨耕教授、杨瑞龙教授分别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编写思路及特点作了阐述和说明。会议还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靳诺副司长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教…  相似文献   
87.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以“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为背景的高中教育改革被提上了日程,《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进入新时期。以“分子与细胞”模块第2章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为例,对比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2004版和2019版教科书在目录、内容、插图、栏目设置等方面的异同,总结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对新课标落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88.
华夏传播研究是一种面向历史和传统的、中国本土取向的传播学研究,迄今已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10年来,华夏传播学的研究飞速发展,这既与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有关,也体现了传播学科发展的内在趋势。本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近10年来发表在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上的417篇相关论文及其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呈现华夏传播研究近10年的学术图谱。研究发现:2012―2022年这10年,华夏传播研究的发文量呈“井喷”之势,不论是作者队伍、课题资助,还是研究的议题和理论视角都日益丰富。在研究方向上,古代政治传播是近1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的重心,主要围绕政治实践、观念、制度和媒介四个维度展开;在时间线上,“先秦”和“宋代”的传播现象相对更受到重视;在本土理论和方法探索上,传播考古学研究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10年来,华夏传播研究对西方主导的传播学话语体系和叙事模式进行批判性检视和反思,在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国本土传播现象的同时,有意识地彰显中国视角,尝试建构传播学的中国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