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是什么,克尔凯郭尔基于基督教信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人是精神。在他看来,精神是自我,而自我就是将自身与自身关联起来的一种关系。单个的个人是他所要建立的理想人格,其所形成的精神,乃是人自己在自我意识的参与下,在他者的主动介入下建立自身与他者的关联并保持这种关联。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他者即是上帝,而人的本质就是对上帝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时代,人类正经历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变,并形成一种新型的道德与利益关系。人们在享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泄密、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为此,笔者拟在复杂性科学的框架下,深化斯皮内洛的网络伦理思想,即通过分析网络伦理组元和伦理关系的复杂性,揭示网络伦理规制的主要内容和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探寻网络伦理规制的复杂性及其内在机制,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以迎接网络强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美国干细胞研究禁放之争表明,在大科技时代,科技已成为与社会高度相关、受多方利益驱动、受价值观念影响、受宗教信仰限制的实践活动,科技伦理不是伦理道德之善单向度地规范科技,而是科技与伦理的双向运动,是科技的功利效应与伦理的道义效应所导致的价值观念上的冲突与博弈、调适与坚守。美国干细胞研究禁放之争对于人类社会认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本质、构建符合时代特点的科技伦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常柱 《考试周刊》2010,(47):80-80
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体验者和创造者。学习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全身心地参与创造的过程,为此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丰富的成果体验,并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找准内在含义的重要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基督教信仰,克尔凯郭尔把人定义为精神。所谓精神,乃是使自我与他者(上帝)关联起来的关系,它具有运动的特性。精神本质的实现以自我否定、脱离直接现实性为前提,而自我否定、脱离直接现实性对于人的生存则必然是一种难以忍受的苦难。然而,人要实现生存的幸福,就必须接受苦难,从而实现人生的超越,成为精神,获得生存的永福。可见,克尔凯郭尔所倡导的乃是一种受难即福的宗教生存幸福观。  相似文献   
16.
孝慈精神及其现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慈伦理所以能够得到确立并有效地发挥作用,乃是由于孝慈精神的内在支撑。所谓孝慈精神,是指血缘亲情所催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养育的、用以指导调节家庭长辈和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孝敬赡养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孝慈精神作为封建意识在近现代家庭伦理三次转型中均受到冷落与批评,始终处于尴尬境遇。事实上,孝慈精神源于血缘亲情,具有形成基础的普遍性,不仅适应于昨天的传统社会,而且也同样适应于今天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价值之争主要包括价值中立论和价值关联论两种观点,前者日渐式微,后者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从今天的事实来看,这一争论集中体现在现代科技与其价值的关系问题上,处处彰显着现代科技的伦理气质以及人类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期盼与希望,由此也为现代科技伦理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今天,面对现代科技带来的严峻风险和伦理问题,现代科技伦理要肩负起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科技活动主体道德这三重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