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两种文化"的分裂,构成了不和谐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文化建设中不能回避的深层次难题。追求"两种文化"的融合,无论就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而言,还是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均十分必要。融合"两种文化"的路径大概三条:一是交叉式的相互迎合;二是互补式的相互契合;三是混杂式的溶剂化合。相比较而言,第三种路径是最理想的,却也是最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侧读”、“侧写”、“侧听说”的项目名称,似乎不太合乎习惯说法。依笔者理解,侧者,即向重点倾斜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突出侧重点,实行倾斜政策,不能沿袭成法,面面俱到,要在“侧”字上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当然,侧重一方,并不意味着排斥他方,相反,可以有机地兼顾。这样,如何把握好课文的倾斜度和兼顾面就成了关键。倾斜度和兼顾面要因文而异,不能一刀切。以侧写训练为例,就是要侧重分析范文的写作思路、篇章结构、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由模仿入门,学会写作,进而逐…  相似文献   
13.
斯诺"两种文化"命题与梁宗岱类似观点的文本比较,虽存在具体历史语境的差异性,但对当下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斯诺的"两种文化"与梁宗岱的"非古复古",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斯诺命题更具系统性,因为其深入探讨了"两种文化"产生的根源,其分裂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与弥合这种分裂的可能性。尤其是其"第三文化"的预言,肯定了从"两种文化"到第三种文化的历史发展方向,对当下及未来的文化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文勇 《新闻实践》2005,(11):53-53
社会新闻虽然不是党报报道的主要内容,但如今不少党报也在积极探索社会新闻的报道路子。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增强社会新闻的亲和力,是提高党报社会新闻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一、聚焦百姓生活,在报道内容上体现亲和力 党报社会新闻的报道对象应该定位在哪里?我们的实践是:深入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呼声,反映百姓困难,关注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就关注百姓生活这点来说,党报社会新闻和都市类报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都  相似文献   
15.
传统模式认为创新的过程开始于基础研究,然后依次经过应用研究、开发、完成于制造和销售。这一模式假设了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新的科学知识是触发一连串过程的诱引,在开发和销售产品、工艺过程或服务时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行动研究是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基本模式是“问题筛选——理论优选——运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心理支配的,没有心理活动,就没有实践活动.要使学生沿着正确目标和正确轨道前进,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增强.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一切持批判的态度,不满足教师和教科书的一些解释或现成的结论.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这个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片面性.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产教、专创”双融合是做好职业本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关键。基于此,人才培养要定位于培养实践性、职业性和创新性人才,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实践、突出特色、强化创新、注重质量的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内容上需要宏观理论层面和微观实践层面框架的有机融合,从加强产教融合和产学合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实践环节设计、强化学科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七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化史上呈现的"两种文化"形态,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亦是客观的文化存在。高校文化教育中的文理分科、独立评价和双线传播等,均预设了"两种文化"集团化存在的文化语境。而作为高校校园的文化主体,文理科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了四组文化冲突的现实关系。同时,校园文化传播媒介的虚拟化、实在环境的学科化及重点学科的局部化等,亦显示了高校校园中"两种文化"传播生态的失衡。  相似文献   
20.
西方科学文化的人文纠结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首先,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就是自由的学问,呈现的是科学与人文共同繁荣的景象;其次,在中世纪及早期的启蒙语境中,科学的宗教情结严重束缚了科学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分离势在必行;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今的科学文化与人文知识主义文化,尤其是宗教,已经演化为"两种文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