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现实、重今生。现实是历史的传续,今生是往昔的延伸,因而中华民族也就特别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生动诠释,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当数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2.
杨红樱的名字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一根标杆,一个符号,一道风景。她的作品发行量累计超过3000万册,多部作品签约全球多语种版权,创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奇迹;她所创造的“马小跳”、“笑猫”等形象,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广泛喜爱,杨红樱本人也因之得到孩子们明星般的追捧。  相似文献   
23.
痛苦与美丽,双生的姐妹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创联部主任)我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在脑海里跳出了凡高的名画<向日葵>;第二个印象是曹文轩保持了他一贯的美学风格,虽然我们对儿童文学的观点不同,他强调快感,我推崇快乐,但是我们殊途同归,正如本书后记中所说:"痛苦和美丽是一对姐妹."  相似文献   
24.
“文学死了”,这是近年文坛的炸弹武命题,也是已经过去的2007年文坛的关键词之一。初闻此言,让我这个以教授文学谋生的人莫名惊慌。文学死了,那大学还办什么中文系、文学院?以教授文学养家糊口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统统都得下岗待业。出于“失业”的恐惧,赶快找出有关论述“文学死了”的宏文细细拜读。这一读,先是释然,继而安然,最后是坦然——“君子坦荡荡”之坦然。因为我在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门道——原来这是舶来品。  相似文献   
25.
很多孩子有这样的毛病:做作业或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往往没有耐心,凡事都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式地尝试一下就放弃了;或者只是满足于老师讲的  相似文献   
26.
27.
王泉根 《出版广角》2014,(13):88-89
正知难而进地啃硬骨头,比之四平八稳不痛不痒的话题,自然更能激发与显示出学者的智慧、创造力和潜质。我一直认为,用"系统论"看待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实际上是一项以作家作品为基点的系统工程。儿童文学系统工程建设的流程是:作家作品→编辑出版(图书出版、报刊发表、网络在线)→评论研究(评论、评选、评奖)→学校教育(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校园文化)→阅读推广→作品再生产。作家作品是文学系统工程的上游,没有作家原创的艺术品,就没有后面的一切。但是,作家将思维成果形成文字  相似文献   
28.
少儿文化创意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要从融合数字出版技术、打造品牌资源、艺术形象资源出发,抓紧培养既熟悉儿童文学、儿童读物,又把握数字出版技术,懂得创意设计、产业开发的复合型出版专业人才三方面大力推进少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特别是对当下儿童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刻关注,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的热点、焦点问题大致在以下数端:关于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关于低龄化写作;关于儿童文学的推广;关于科幻文学;关于成长小说等。对当下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及文体建设也是这一年关注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30.
我出生在浙东曹娥江边的一个小镇上,镇名叫章家埠,后来改为章镇,距绍兴城60华里,距县城上虞(百官)40华里。我在小镇上读完了小学、初中,度过了难忘而美好的少年时代。初中毕业那年,我16岁,去距小镇30华里的一个叫梁宅的小山村当了两年半插队知青。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