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课堂环境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解、塑造和改变环境来理解、改变和塑造人,是课堂生态研究的基本思路。为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真正转变,我们需要理解课堂环境对教师的影响的直接性和深刻性,理解学校环境对教师影响的系统性和方向性。为学生创造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是当前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2.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大变化的积极回应,是对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的热忱召唤。它的提出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功能以及课程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课程研究则应该努力通过参与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文化的创造、在课程研究中运用系统整体的方法并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未来等举措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3.
在未来社会空间的深度变革中,对课程的理解要革新空间观念、建立空间思维、拓展空间视域、探索空间方法。未来课程的空间建构着眼于课程的空间本体与空间生成,探讨课程空间中主体的生存状态、交往方式、发展途径等问题。围绕人与未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未来课程空间可以理解为“学习机会”“资源集合”“交往规约”“经历场景”。通过创造学习机会、聚合学习资源、构建交往情境、重塑学习场景,有助于在教育实践中有效生成课程空间。  相似文献   
34.
另一双眼睛看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范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研究领域的每次突破和创新往往直接或间接导源于教学研究范式的除旧布新 ,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范式正是这样一次对教学研究范式的革新。它对现代主义思维模式下的教学研究范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 ,它对新的教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态主义教学研究范式的理论来源、基本主张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5.
场馆学习是一种以实物为学习内容、以体验为学习方式、学习者掌握学习主动权的非正式学习,它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互动生成的学习环境、参与真实实践的学习机会以及创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对优化和改革学校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场馆学习纳入中小学教育实践,采用以项目驱动学习、以主题统整学习和以博物馆流程引导学习的实践策略,可以优化传统的育人方式和学校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36.
课程督导作为保障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的必由之路。面向203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督导应集中反映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发展价值追求和数字化转型时代趋势,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纲”和“数据为基”督导新理念;从重构督导目标、创新督导形式、拓展督导范畴和改进督导结果四个方面优化督导职能,以高质量课程督导保障高质量课程实施;通过强化制度建设,走向规范化;夯实队伍力量,走向专业化;树立共同愿景,走向协同化;基于技术支撑,走向数字化;超越单位限制,走向区域化,推进新时代课程督导形态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