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北京亮起来了》(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2课)中说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北京城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为什么说北京城一到晚上就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02.
《笋芽儿》(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3课)主要讲的是笋芽儿是怎样由竹笋长成竹子的。课文运用了摹声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相似文献   
103.
《小鹿的玫瑰花》(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4课)里有三个高兴,一个有一个的意思。第一个高兴是劳动的喜悦。小鹿栽了一丛玫瑰,终于长出了许多花骨朵,有三十二个呢,他们当然是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04.
王震亚  李更新 《中国德育》2005,(5):18-20,29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千古绝唱,使尘封百年的山西省永济市这颗黄河臂弯里的明珠璀璨如新。这里的银杏小学关注学生一生,注重个性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诗化教育”活动,让诗词融入学生的心灵,让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感,构成了德育工作一道别具情趣的风景线。家长、群众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05.
北 宋 诗 人 张 耒 13 岁 就 能 吟诗 对 对 。少 年 的 时 候 ,曾 经 向 苏 轼学 习 ,深 得 苏 轼 的 赏 识 。张 耒 一 生为 人 正 直 ,做 官 清 正 廉 明 ,而 且 还写 了 不 少 反 映 劳 动 人 民 疾 苦 的 诗歌 。更 值 得 称 道 的 是 ,他 为 了 教 育自 己 的 两 个 儿 子 , 以 卖 烧 饼 的 邻居 为 榜 样 ,专 门 写 了 一 首 七 言 诗 。 张 耒 的 邻 居 是 一 位 卖 烧 饼的 。 张 耒 仔 细 地 观 察 了 卖 烧 饼 人的 艰 难 生 活 :每 日 五 更 起 床 ,沿 着大 街 边 走 边 叫 卖 , 哪 怕 是 刮 风 下雨 、天 寒 地 冻 ,也 不 间 …  相似文献   
106.
107.
我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工作已经18年了。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德育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150多篇,有30多篇论文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党和人民对于我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1988年我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被命名为"特级教师"。1997年被评为山西省德育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山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小学思想品德课优秀教师。1981年秋天,思想品德课刚刚开设,教师一无教材,二无教法,面临重重…  相似文献   
108.
唐朝有一个名叫李畲的人,他母亲学识渊博,教子很严。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注意对他进行教育,既抓他的学业,又重视他的品德修养。后来,李畲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专门负责检查官员们在军事、政务等各方面的情况。母亲继续教育他,要行为端正,不要谋私利。一天傍晚,李畲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身后跟着一辆大马车。“踏踏”的马蹄声和杂乱的说话声,惊动了正在房间里看书的母亲。她走到院中,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李畲迎上前,告诉母亲说:“这是我从官家仓库里领回的薪水粮。”说这话时,脸上挂满了得意的神色。李母没吭声,她在仓房和马车旁静静地转了一圈,发现…  相似文献   
109.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想,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那么,教师在大量的经常性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王震亚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撰写的此篇论文值得一读。希望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体现全教会精神的更新更好的教学论文来,本刊将为你们提供发表的园地。  相似文献   
110.
编辑冯永平司马光是北宋时杰出的史学家,他童年时就因为机智(司马光砸缸)而出名。成人后,司马光十分注意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了完成修撰《资治通鉴》的任务,他不但找来范祖禹等人当助手,还要求自己的儿子司马康参加这项工作。一次,司马光看到司马康读书时用指甲乱抓书页,他走过去认真地告诉孩子要爱护书籍,并把自己读书的经验与方法告诉孩子,如读书前,先要把书桌擦干净,垫上桌布;读书时,要坐得端端正正;翻书页时,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他告诫儿子说:“做生意的人应该多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