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896篇
科学研究   51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122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49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4 毫秒
31.
数字化档案室是一个高度整合的概念,它包括信息的形成、归档、处理、利用等全过程的数字化,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与现代化档案技术的共同“牵手”。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2.
33.
34.
近年来,有关将历史档案馆划归博物馆的论说,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尽管某些历史档案与博物馆的文物可谓同宗同源,但二者却是彼此独立又各具特色的,这是古今中外的通行模式。本文从国际视野,分析世界范围内历史档案馆专门设立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35.
尚媛媛  郭晶 《出版广角》2018,(4):44-46,49
面对数字阅读的发展机遇,电子书平台纷纷谋求变革,在电子书的盈利方面探求新的发展路径.电子书订阅作为盘活电子书资源、吸引新用户、稳固忠实用户的盈利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平台采用.文章在对采用订阅模式的大众类电子书平台案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其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探索电子书盈利方式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6.
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这种情况:学生对语篇中的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已经相当熟悉了,但在理解词语、句子乃至全篇课文时仍有困难,更谈不上能灵活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了。如果在讲解语篇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结合上下文知识教学,以上情形就会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37.
本课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完成与主要任务相关的一个个操作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逐步提高能力,实现学习目标。充分激发每位学生的思维,通过系列活动,实现智慧共享,并将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电脑绘画的层次。  相似文献   
38.
<正>本文结合一题多解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预设多种结论型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例1根据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图1),请你尽可能多地写出有关结论.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再由学生合作探索,最后师生合作探索,大致可得到如下结论:1.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得出a<0;  相似文献   
39.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要想学好英语要大声朗读,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重视朗读呢?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高中生读英语总是没有激情,读不出声音。不读出声,不知道发音是否准确;不读出声,对于英语学习无法培养出语感;不读出声,无法使自己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  相似文献   
40.
一、引言出现"懂而不会"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所给的解法技巧性太强,不是题目自然而然的解法.那么怎样的解法才是自然的解法?文[1]指出:自然的解法就是从题目条件出发,每一步跨度不大,容易想到,易于理解.不过判断一个解法是否自然,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样.因为自然与否,和解题者本身的素养有很大关系,比如掌握案例的多少,联想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难以一概而论,就好比"显然易见"一样,在你看来是显然的,可能别人要想半天.下面笔者结合解题教学中的几个片断,就所教学生具体情况谈谈教学中关于自然解法的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