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1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自动学校     
竺盼盼 《作文大王》2007,(14):52-53
  相似文献   
72.
海外中文商贸期刊伴随国际商贸与中国政府加入WTO的承诺进入我们的视野,为方便读者检索,本文特介绍两种检索工具。  相似文献   
73.
段雨竺 《学子》2014,(5):55-55
1981年香港教育署推行"普通话科教学试验计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地区的汉语拼音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妥善解决。本文就香港地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4.
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涉及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利益诉求、不同价值观念的参与主体的互动协同过 程,其复杂性根本来源于科研团队组织的特殊性。科研项目团队是一种新型结构组织,属于虚拟组织的范畴。其核心 是组织在多目标情景下如何以最小协同代价实现创新。然而信任成为这类新型结构组织形态不断演化的关键因素。本 文提出的分层信任结构模型能够解释新结构组织产生和演化的基本规律。该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和研究新结构组织的 产生和演化机理,对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工具和方法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高质量教育体系”概念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是内在统一的,既提供教育事业发展方向和价值取向的认识,又阐明高质量教育发展中一些结构性和优先性的问题。已有解释方案作出学术贡献的同时尚存不足:或因体系理解静态化而致解释的开放性不足,或因概念改造简单化而致解释的独特性不足,或因实践关联失序化而致解释的逻辑性不足。理顺“高质量教育体系”概念的内在机理,需要明确“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一个不可分解的核心概念,其研究母题为“体系建设”,其立论基础为“高质量发展”,其实践目标是“建成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概念研究应该立足体系建设的现实经验,提升概念实践性;参照体系建设的宏大背景,赋予概念历史感;顺应体系建设的时代变化,实现概念的体系化。  相似文献   
76.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几个方面介绍了科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77.
从地域文化视角观照,白马湖作家群的崛起,既是一种与"五四"启蒙语境有关的文学现象,更是一种区域文化原型影响下的文化现象。浙东文化与白马湖作家群创作风格之生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浙东文化的"刚性"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为人生"立场的形成,浙东文化"经世致用"的特性对白马湖作家群"平民启蒙主义"理念的生成,浙东文化的另一面"超脱空灵"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浙东文化"开拓创新"的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的散文创作"创新"的特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人文教育”和“母语教育”之争,孰轻孰重,双方各执一词,见仁见智。认为“人文教育”和“母语教育”构成大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既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割,二者有机融合,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9.
80.
钢声乐演唱是人类通过语言和音乐的完美交融,不断变换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美妙的听觉。这是人类利用嗓音创造的艺术。演唱者在自我陶冶的同时,也可以给聆听者带来一种言语上难以表述的感知觉和内心情感体验。我们认为一场完美的声乐演唱绝对不是单纯的体力支出或者是脑力支出,这是一种包含技术性的体力与脑力相融合才能演绎出的艺术。我们之所以说声乐演唱需要脑力支出,是指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大脑来控制,通过大脑对歌曲进行理解,并通过对歌曲的认知来将作者蕴藏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给观众。那么在大脑的运作中,意识、认知等都是声乐演唱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在声乐表演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影响一场演出的展现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