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1.
读了刘埜同志的《龚自珍致邓传密佚札系年校注》(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1期),颇受教益.但该文对龚自珍三封佚札的写作时间,言之不详,尚可补议,对于邓传密与龚自珍相识是否经李兆洛介绍,亦有疑可质.一、《致邓传密》佚札写作的时间问题,我同意刘埜同志的推断,均写于道光二年(1822年),但三札写作的具体时间,先后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访英观感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高等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这对于我们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对于加强高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提高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等方面,将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1987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孙通海点校的《陈献章集》,是当今收集陈献章诗文最多的一个本子。它除了收入《白沙子全集》的所有诗文之外,还根据清人阮榕龄所据地方志、别集、家谱、墨迹等补遗的各体诗二十九首,墓志一首,书一首,作为《陈献章诗文补遗》,列于本集正编之后。另外,点校者还从明人林光的《南川冰蘖集》卷末,辑得书三十一首,各体诗二十五首,作为《陈献章诗文续补遗》,缀于书后。然而,还不能说该书对陈献章的佚诗佚文,都已搜罗无缺。笔者最近翻阅《新宁县志》,就发现其中有陈献章的佚诗、佚文各一。兹录于下:  相似文献   
14.
“一色一造化,千形千位置。”近代爱国学者与诗人魏源的这两句诗,道出了世间万物各以自己独特的色、形而存在。一个事物之所以与另一事物能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一事物与别的事物相比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高等教育这一事物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自然也具有不少独特的地方,即具有许多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特点。如在培养目标方面,普通教育培养的是一般劳动力,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特殊部门、特殊工种的劳动力,即专门人才。普通教育的教学计划比较单纯、统一,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比较复杂、多样。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清代岭南著名作家黄培芳的生平、交游和著述作了全面、详尽的考证、介绍,指出其诗属“诗人之诗”,并从三个时期对其诗作的题材、内容、风格、成就及渊源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管林 《文教资料》2000,(1):133-140
陈澧,字兰甫,亦作兰浦,因数十年间的读书处叫“东塾”,晚年题其著作为《东塾读书记》,故世称“东塾先生”。他于嘉庆十五年(1810)出生于广东番禺木排头(今属广州市内)。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人。二十九年大挑二等选授广东河源县学训导。咸丰六年(1859)拣选知县,请京官衔,得国子监学录衔。光绪八年(1882)病逝,享年73岁。陈澧于道光二十年(1840,31岁)十月起,就任学海堂学长长达27年。从同治六年(1867,58岁)起出任菊坡精舍山长。任学长与山长期间,在教学和研究两方面建树甚多,培养了不少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当时学者称为“东塾学…  相似文献   
17.
康白情是"五四"时期勇于探索、勤于创造,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著名诗人.学界对他的生平、作品的介绍,多语焉不详,甚至还有不少错误.本文拟对此进行指正.  相似文献   
18.
清康熙年间,由贾洛英主修的《新会县志》卷五曾有如下记载:“圭峰,邑之镇山,一名玉台.……玉台寺建于汉桓帝.寺前有钟铭,建和元年,唐僧一行卓锡于此.”“宋苏轼诗不传,无罗蒙正《登圭峰怀苏长公》诗:‘久向风尘厌薄游,到来象外且淹留;溪边石枕和云卧,岩畔山茶带雨收.古寺老僧非旧主,疏林晴色又新秋;坡仙题咏今残剥,词客登临诵未休’.”可见在元代时圭峰山还保留着苏轼的“题咏”,而且是“词客登临诵未休”,为登山游览的文人学士所喜爱.《登圭峰怀苏长公》诗的作者罗蒙正,字希吕,原籍江西庐陵,因其父嵇叔游学新会而定居下来.“蒙正资禀秀拔,勤学强记,诸史百家,无不成诵.”(见道光年间林星章主修的《新会县志》)他是当时新会的名诗人和学者,著有《罗希吕集》.他的《登圭峰怀苏长公》诗,应该说是苏轼到过新会的有力佐证.然而,道光年间刊行的《新会县志》的主编黄培芳、曾钊,在卷二“圭峰”条后,却加了如下按语.“元罗蒙正有《登圭峰怀苏长公》诗.《肇庆府志》云:东坡移昌化军,潦涨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中国语文历史悠久,具有面对新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语文教育面对新世纪,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必须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必须实现教育方法的科学化;必须实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柳亚子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他是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急进派、实干家,在较多的场合下坚持了南社和南社文学的革命倾向性;他以旧体诗歌为武器,鞭笞丑恶,鼓吹革命;他谱写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史诗.柳亚子的革命精神和繁富诗篇,在我国民主革命史和文学史上已产生重要影响,并将放射出不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