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课程决定涉及到课程政策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方案的编制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各种课程决定活动都要面临由"由谁决定的问题",因此讨论课程决定的主体问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权力关系问题是课程决定究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课程决定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权力关系的探讨,明确课程决定的各种权力作用方式及运作实质,从而为走向合理的课程决定勾画图景.  相似文献   
82.
新课标的实施为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建设和创新带来了新契机,但其仍面临本质内涵不清和育人指向不明的现状,导致浅层式整合、形式化整合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综合课程在本质内涵上,体现出课程内外部要素相融合的综合性特征,同时兼具在课程活动上注重实践性以及在核心素养培育上强调生成性的特点。为实现培养“三有”新人的育人目标,中小学综合课程应当遵循融通式构建的基本逻辑,即通过创设情境化问题实现学科知识体系的融通,通过建立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家—校—社—自然”的融通,通过鼓励家长、社区工作者参与课程活动实现多主体间的融通和协同育人。在中小学综合课程的具体实践中,应当体现“开放—聚合—联动”的课程实施原则,构建起“以生为本、多元融合”的课程评价生态,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课程督导体系。  相似文献   
83.
基于以往教学效能研究存在着的问题与不足。需要从教育学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价值出发,建构教学效能的教学论逻辑体系,即作为主观认知的个体效能感表征、作为客观评价的一般效能表征以及主客观效能的交互关系;通过对教学效能进行"概念重构",以实现教学效能的教育学转向。  相似文献   
84.
教材建设作为一种国家事权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法理逻辑与文化品格。对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进行思想溯源发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实践、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效果叙事、人民权力作用于教材建设的全过程为其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史学依据与价值依凭。在此基础上,党对教材建设权责事项统一领导的根本保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材建设价值立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中国智慧的“世界性”教材建设方案的经验贡献作为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基本思想得以澄明。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材建设诸种发展事项的统一规划与要求,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在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教材治理、教材发展与教材价值表征上呈现出自身特有的规律与特征,为理性审视与科学洞察我国教材建设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维向度。  相似文献   
85.
教师教育生命课程体系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注重以教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专业发展,却忽视了作为专业发展基础的教师专业倾向和教师精神生命品格的塑造,这导致了教师生命在实践中的缺失.本文主张以整体生命为出发点研究教师教育,着力于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角度建构教师教育生命课程内容.同时,适应实践中教师生命的缺失需求,以教师精神生命教育为重点,企图通过提升教师生命意识,培养教师自我实现的人格.  相似文献   
86.
学校文化资本建设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本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我国学校文化资本建设存在学校本位课程及重要文化活动的文化缺位、学校文化物品陈旧并利用率低下以及学校奖励制度有形式无血肉等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活动为重心体认学校文化资本,拓展学校文化物品并提高利用率,建立以学校为纽带的多元社会关系以及提升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能力等方式,来促进学校文化资本建设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87.
大学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其内部要素关联共生、动态平衡。劳动教育作为大学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新时代大学文化生态及其系统的功能作用的充分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理性审视当前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存在价值与发展现状,在澄清大学文化生态与大学劳动教育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大学文化生态失衡为切入点,探析大学文化生态中劳动实施环境与劳动内容构成的缺失与不足对劳动教育功能的系统实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并从实然现状与应然特征的角度“澄明”其时代要义,进而探讨和谐共生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其关系架构。为进一步推进大学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应在消解生态系统中恶性竞争等消极影响前提下,从方向上观照大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内容上融合劳动教育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从运行上兼顾外部生态秩序与内部要素平衡,从而为全面提高大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劳动素养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8.
面对世界教育数字化浪潮的席卷,如何在两个大局、两个百年以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彰显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理念、适合中国需要成为时代命题。在新发展阶段下,教育数字化战略应秉持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科技、人才、教育强国目标的关键支撑和融入世界教育潮流,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经验有效保证的科学定位,应坚持教育数字化战略的系统全局观、开放共享观、守正创新观、协调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应守持以生态转型擘画共“享”胜景,以底层共“建”夯实数字底座,以数字共“治”畅享教育未来,以互融共“通”谱写数字教育交流新篇章的中国进路。  相似文献   
89.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建设高水平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表征。TTK学习共同体赋予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养成新意蕴:创建“三位一体”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养成模式,构建“多元共生”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养成生态系统,创生“协同共育”的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养成机制。TTK视域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呈现出“多元交互”的专业知识、“多维共建”的专业能力和“多元共育”的专业情怀等基本构成。TTK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共建“对话协同”的知识共享之地、共筑“多维联动”的专业提升之体和共构“学行融合”的素养内凝之境等策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