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关键表现是指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主动做出的最能代表某种素质的行为表现.它具有情境性、未竟性、稀有性、必然性和分立性等特征.在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充分运用关键表现,能使综合素质的等级认定变得比较容易,能有效解决上级指标的成绩合成问题,能增加不同学校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使综合素质评价总结果的呈现更合理,有利于缓解造假和腐败现象的发生等.基于关键表现的评价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导致A等比例偏低,忽略了一贯性表现,可能导致机会主义,可能存在领域不均.  相似文献   
22.
在当前教育中,存在一种可以称之为“教学超速”的现象。“教学超速”是指为了快速实现教学目标,使用“超前”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赶进度而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教学超速”表现为重结果的教学目标、超前的教学内容、急促的教学过程。“教学超速”阻碍了学生的深度发展、抑制了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搁置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为了转变“教学超速”,应建立“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树立“慢”{的教育信仰,形成“学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3.
正确理解学习活动方式,是中小学课程设计、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改革深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习活动方式是学习者为完成一定学习任务所采取的,与特定学习对象相互作用的,由特定学习过程、学习形式与学习状态有机构成的一系列战略性学习手段。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表现为:学习活动方式表征着学生的生存方式;多种学习方式的合理组合,是学生主动发展个性素质的重要途径;学习活动方式是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构成。这一地位的确立,有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为使学习活动方式正确发挥作用,还必须消除在课程设计上以课程内容取代学习活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的活动方式取代学的活动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曲解为机械背诵和做习题等。  相似文献   
2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受到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极大关注。(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合作学习于上世纪7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随后逐渐波及世界各地。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25.
“律规性教学”是指过于依赖规律与规则而不关注具体情境的教学。它具有预成性、去情境性、完备性、线性化和确定性等特征。律规性教学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深度发展,危害了教师的教学生活,迷失了教学的本体功能。  相似文献   
26.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隐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高中应探索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2003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一步  相似文献   
27.
教学的恒定性与境遇性分别是在预成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看到的教学图景。应然的教学是境遇性与恒定性的统一,但由于理性思维的膨胀,人们一直痴迷于恒定性的探求而忽略甚至压抑了境遇性。强调教学的境遇性是对传统中人们过于重视恒定性的纠正。恒定性是对教学静态的描述,境遇性是对教学动态的表征,它们是教学性状的两个极点,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连续的区域,从而存在无数的教学形态,当我们将其中的一种形态当作教学的全部形态时,教学就走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28.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具有“显著的实践性”,从这个角度看,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体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作为最基本的劳动形态,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积淀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实施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遵循了儿童心理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逻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全面育人的有力保障、教育困境的破解之道。针对目前劳动教育弱化、劳动实践虚化等问题,亟须加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教育。为充分发挥体力劳动的独特育人作用,需要突出体力劳动价值导向、重构体力劳动教育内容、拓宽体力劳动实践途径、创新体力劳动实施方式和强化体力劳动评价引领。  相似文献   
29.
任何一种培训模式、形式都需要与时俱进。在丰富和完善中。逐步接近设计者和参训者共同期盼的理想状态。在这里,教育专家和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编制了一幅暑期集训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3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受到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极大关注。由于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时代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合作学习(包括“小组讨论学习”)得到教育界的大力倡导和推行。当我们走进中小学课堂,便不难发现小组讨论的运用存在许多误区。为了避免小组讨论法在实践中被扭曲与异化,有必要对小组讨论法作进一步的阐释。一、小组讨论法使用中的误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自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就隐约出现。班级授课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