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它是提升学生成就的关键,二是认为它是提升教师地位的核心,三是认为它是确保国家地位的基础。在这些新认识的推动下,美国对教师教育进行了系列富有创见的改革。这些改革主要体现在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专家考克兰-史密斯所描述的教师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之中。这些趋势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四个重要的启示:在制度合理性和专业理性之间保持一种张力;突出专业性组织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加强对教师教育的评价与评估。  相似文献   
52.
补短教育由于其标尺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成长。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要以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核心,而创新素质又是以个性和谐发展和思想自由发展为前提的,因此,对补短教育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3.
阅读观就是对阅读的过程、机制与功能等的看法。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一个获得文本客观意义的过程。它具有消弭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文本的个人意义,使不同学生的理解均质化等危害。后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读者通过与文本持续对话,不断生成个人意义的过程。在后现代阅读观的视野中,文本是意义开放的模体;文本的个人意义是丰富的、不确定的;阅读就是文本个人意义生成的过程。要实现后现代阅读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文本观,唤醒学生的阅读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开放性的阅读评价。  相似文献   
54.
数学知识一直被看作是确定性知识的典范,然而数学知识也具有不确定性。当前的数学课程过于强调确定性。这一做法限制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窄化了数学教学内容,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数学知识不确定性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为数学学科的繁荣提供了可能,为教师教学创造提供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要实现这些价值,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注重确定性数学知识的条件的教学,适当地在数学课程中增加不确定性内容,坚持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55.
56.
教学文化是师生共同体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依然存在于该共同体的关于"教与学"的比较稳固的心理模式与相应的行为方式。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是技术与方法的变革,而是教学文化的转型。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而言,亟需实现从"忠实型教学文化"到"创生型教学文化"的转换。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变革教学观念、教学制度和教学行为的方式来促成这一转换。  相似文献   
57.
集体备课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一种蕴含无限潜力、有价值的备课组织形式。但是由于集体备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备课过程流于形式、偷工减料,备课管理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备课理念陈旧落后、僵化呆板等问题而陷入困境。突破教师集体备课的困境,应创建自由的教研文化,选择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模式,在集体备课中突出教师个性、鼓励教师做行动研究者。  相似文献   
58.
对于这次课程改革,有论者认为,它"不讲继承,与传统一刀两断;重起炉灶,另来一套"。同时,也有论者认为,"在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文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科课程标准等)中都渗透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而且在诠释和论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诸多理论研究成果中也明确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联系起来。"同样是对课程改革,不同论者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关键原因在于论者所说  相似文献   
59.
校本培训(也称"教师校本培训")自上世纪末引入以来,其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已呈蓬勃发展之势,且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了其特有功效,其成就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校本培训日显其重要性,它满足了"新课改"教师全员参训的要求,且增强了培训实效.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要真正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必须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即校本培训应以教师为本.由此提出了"教师校本发展"(简称"校本发展")的概念,意在扭转校本教育中教师被动受训的境况.  相似文献   
60.
2002年11月29日,云南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座谈会。全省20个实验县区的同志参加座谈,大家就课程改革进展和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报交流,就课改中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我省实验区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多视课改为重大发展机遇,学习宣传、师资培训比较扎实,实验已按预定安排展开。交流中,提出了课程改革中一些共同的认识和共性问题,认为:教师的通识培训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课改的基础,必须继续深入开展;评价问题是课改中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班额教学与新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矛盾;校本课程开发难度较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