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罗祖兵 《教育科学》2006,22(5):28-31
丹尼尔.科顿姆于2003年出版了一部名为《教育为何是无用的》的著作来专门阐释教育的无用性。然而,科顿姆并不简单地认为教育是无用的,而是认为,过于功利化的、过于体制化的、过于理想化的教育是无用的。相反,他认为无用性———摆脱了功利主义的有用性———是教育一切价值的来源。要实现科顿姆所言的教育无用性,必须使教育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无目的性和精神品性。  相似文献   
82.
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不仅是传统教学评价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学评价内容变革的应然选择以及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保障,具有时代之必然性。然而受知识本位评价思维根深蒂固、学科核心素养自身难以量化以及教育者评价素养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在实施中容易出现"落而不实"的问题。转变评价思维方式,改进现有的考试评价,开拓新的评价范式,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评价能力应是核心素养时代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出路。  相似文献   
83.
文化阻隔:源于课程改革与文化之间的张力过大 课程改革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它一方面要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会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相比较而言,课程改革对文化环境的依赖性大于它对文化的反作用,这是因为,“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了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与范畴来源,抛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84.
语文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文本解读的过程。语文的学习媒介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而这种以文字记载而流传的作品正是文本,或者说是文本的一种。哲学释义学的兴起丰富和发展了文本解读理论,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5.
校本管理在具体的学校中表现为校本课程管理、校本教学管理、校本教师管理、校本财务管理等不同的分支与形态。在引进校本管理的理念时,众多学者将目光聚集在理论的阐释与理解上,而对之在实践中的运用缺乏较多的具体研究,本文拟就本校校本教师管理的工作实际谈谈校本教师管理的策略:梯度协商式管理。  相似文献   
86.
“温故知新”作为一个自古有之的教学原则,通常被理解为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其实在今天,它更应该被理解为通过对过去所学(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再学习,并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体会或产生新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等。温故知新至少有五种发生机制:原有认知结构的丰富,会扩大温故时理解的视界;加工能力的改变,会提高温故时理解的深度;个体倾向转变,改变了温故时理解的角度;温故会带来经验的改组,从而促进新的意义生成;相关阅历增加,改变了温故时的情感体验。为了在“温故”中更好地实现“知新”,需注重四个策略:一是“温故”时要紧扣“知新”的目的,二是“温故”要把握适当的时机,三是“温故”要注重方式方法,四是教师自身要做到“温故知新”。  相似文献   
87.
88.
2008年8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有研究者说我国已进入了“义务教育的新时代”,还有研究者宣称,我国已进入了“‘后普九’时代”。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30年来,义务教育经历了初步“普初”、基本“普九”、全面“普九”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9.
90.
传统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是靠等级森严的考试选拔制度及政令法规来维系的,教育系统中的任何一分子都处在上级的压力、权力与权威的控制之下。在这种管理系统中,学校管理的目标基本上是上级机关的工作目标而非解决学校自己的实际问题。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