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477篇
科学研究   88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1、通过数数认识"百".学生拿出小棒,先一根一根地数,数到一百,十根十根地数(10根一捆),数到一百;老师随意报出一个数,学生接着一个一个地数下去,数到一百,十个十个地数下去,数到一百;教师出示一根小棒、十根小棒(10根一捆)、百根小棒(10根一捆的10捆),学生观察,进一步认识"百".即领会10个十是一百和计数单位"十"和"百"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关系.2、通过组成与分解认识"百".(1)以"十"为计数单位,把"一百"分解成10个"十".反过来,把10个"十"加起来组成"一百".(2)以"二十"为单位把"一百"分解成5个"二十".反过来,把5个"二十"加起来组成"一百".(3)以"五十"为单位,把"一百"分解  相似文献   
92.
本文主要通过动词形式、主语形式、从句、倒装、省略以及主谓一致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应予以注意的there be结构的各种特例。  相似文献   
93.
概念是抽象的,概念的建构有赖于学生的感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正是通过建立概念、运用概念来帮助小学生进入科学思维的门槛。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相矛盾,教材中的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呢?基于建构主义的思想,我觉得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是关键,丢掉概念建构的自主性,等于失去建构概念的灵魂,会导致学生对概念的浅层理解和死记硬背,更谈不上运用概念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试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认识周长》的教学为课例,来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4.
本文详细阐述了Hendiadys的概念以及其结构 ,也分析了它的识别方法及其在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襄樊电大水利水电专业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注重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课程设计,到测量教学实习、水资源调研实习、生产实习直至完成毕业设计,均做到了有的放矢,突出实用性,注重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培养出的毕业生在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诸方面,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同和好评。  相似文献   
96.
和书面作文一样 ,口头作文也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良好的口头作文能力 (即口语交际能力 )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一、初中生口头作文必须加强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是初中作文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目前 ,初中的作文现状是 :绝大部分学生 ,甚至是语文老师都只重视书面作文而忽视口头作文。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一定要两条腿同时走路 ,才是健康的、符合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其一 ,大纲指出 :“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 ,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  相似文献   
97.
父亲     
一个老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相似文献   
98.
99.
切莫待价而沽──点子现象走笔之三胡德祥我的一位科技期刊界的朋友平日喜好创造思维,目睹时下科技期刊大多处于生存难、发展尤难的窘境,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可以迅速筹集资金、用以搞活经营,使科技期刊摆脱困境的点子,声称是平生最得意之作。之后,他又熬了几个夜晚进...  相似文献   
100.
众所周知,连词before用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其本义是”在……之前”。然而,一些学生倾向于把before从句一概译成”在……之前”。但这样翻译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通顺达意的汉语。情比较下列两例的译文:(1)HewentawaybeforeIcouldreply.a.在我能够回答之前,他就离去了。b.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离去了。(2)Itwillbefiveyearsbeforewemeetagai.a.在我们再见之前,将会是五年的时间。b.我们将在五年之后才能再见。显然,上两例中的a译文都不如b译文更贴切,顺畅。下面介绍before从句的几种译法:1.译成“(在)……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