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乃至推动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重大任务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这里选取的几篇文章,分别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首先实现公正以及加速发展农村生产力等角度,从不同维度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相信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一、偏差(一)中职《语文》教材的内容基本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复。中职《语文》教材主要是学习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与中学的《语文》教材内容明显相同,所选用的范文也基本一样。绝大部分的中职生毕业后最大的愿望是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写作而言,他们只要重点学会应用文的写作就行了,因此中职《语文》教材中花大量的篇幅介绍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这三种文体的写作知识、进行范文分析学习是不切合中职生的具体实际的。(二)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扮演着“庖丁”的角色,总是把一篇好端端形质兼美的文章肢…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学生是一个热情激荡、天性爱美的群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融科学、学、艺术于一体的语课,理应肩负起培养这些青少年学生必要的审美能力的重任。因其工具性与人性兼备的学科性质,语课在美育领域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是落实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中“五个一流”的重要举措。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充分、灵活、全方位实施校企合作,在课程能力目标制定、教材编写、质量监控、现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合作,在计算机网络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这一命题出发,剖析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工的吸引力不足的表现和根源,进而提出如何把青年教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是学校“两课”教育的自然延伸和重要依托,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导向、内涵、形式、管理、利益等5个方面提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正常运转和发挥作用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市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总体水平不高,表现在: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高;资金短缺和专业人员匮乏等;缺少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实践构想: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方位宣传;专业人员的组建和培训;政府的政策、资金和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提高就业率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发生碰撞和相互影响是必然的。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互渗透,丰富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使高职校园文化区别于其它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出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文化特色。本文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及对接的途径作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的教学中,通过修正大学生对专业的前预期,贯彻超出预期策略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干预措施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理论性与实践性、可操作性矛盾;促进了学生从好奇到热情的转变,培养和巩固了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并指出了大学生已有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及教师专业水平,是影响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成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心理危机意识的确立;心理成长的内在动力开发;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者的发展;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